横渡长江
1967年7月16日,江苏省省级机关和大专院校联合组织了毛主席横渡长江一周年纪念活动。研究所有10人报了名,我忝列其中。倒不是我游泳特别强,而是在上面的动员和同事的策动下,为挑战自我的勇气所触动。
1966年的这一天,72岁的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历时一小时又五分钟。消息传来,全国欢呼。人们奔走相告,反复诵读他的指示:“游泳是同大自然做斗争的一种运动,你们应该到大江大海去锻炼。”“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可以磨炼意志。”一股声势浩大的学游泳、练横渡的活动随之掀起。
游泳是我喜爱的一项运动。不过,我还从来没有长距离游泳的经历。可以自豪的只是曾经横渡过光华门外的护城河,最宽处约百来米;要不就是在泳池里不间断地来回游两圈,游程也不过百米。在镇江工作期间,单位在长江边,我曾与二三同好数次下江戏水,只在江边转悠,不敢往深里去。
时值暑假,爱人正好来南京探亲,出于安全考虑,她不希望我去。我跟她说,这是一个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安全问题上面早有考虑。为了确保安全,早已派游泳教练多次探索过江线路,尤会避免江中旋涡。那天,天气晴好。我早早起身,提前做好了准备。研究所实到6人,4人因故缺席,加上2人随同,乘着一辆解放牌的敞篷大卡车,直奔渡江出发地——江心洲。卡车两侧彩旗飘展,一行8人站立在卡车上,晨风呼啸着吹散了我们的头发,令人振奋,一场从未有过的考验即将来临。
江心洲是一座长江小岛,是下游的冲积沙洲,全洲南北长12公里,东西平均宽度1.2公里,全洲陆地面积14.3平方公里。西跨长江主航道,遥望浦口,东临市区,距市中心直线距离6.5公里。20世纪60年代,那里还是一个尚待开发的、人工未施的绿洲小岛。现在已经成旅游胜地,市区有地铁穿江直达。
卡车在江心洲的对岸停了下来,游泳队伍在江东辅航道岸边集合。“隆重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一周年!”“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等大型横幅映入眼帘。那里已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头涌动。渡江仪式十分简单,我们一行把衣裤鞋袜脱在卡车上,只穿游泳裤,到报到处编入队伍,做热身准备。然后列队走到江边,只见多艘插着红旗的小船泊岸,等待泳者的到来。
此日,风平浪静,清晨的雾霭刚刚散去,江面一片茫茫,水道上无船只往返,长江以她宽广的胸怀迎候着大批泳者的到来。8时整,令人兴奋的时刻到了。发号枪响起,大部队向对岸进发,大喇叭播放着进行曲,千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长江进发。泳者一排二三十人有序地缓缓下水。泳者一边向身上泼水,一边谈笑自如地向江心走去。江水的凉意迅即沁入肌肤,直到身体被江水淹没,只露半个脸保持呼吸。我习惯于侧游,上身半斜,躺在水面上。环顾四周,两边前后各有数艘插着红旗的小船形成泳道,为我们保驾护航。出发时密集的队伍渐渐在江面上拉开了距离。只见前后左右的团团黑发随波起伏,千余人浩浩荡荡,场面十分壮观。我下水时略微紧张的心情也随之消散。
横渡队伍在江心洲东侧的航道上向对岸前行。两岸直线距离700米,队伍以45度角斜线穿越水道,顺水而下,游程千米。四围望去,江面一片渺茫,但见前方模糊的绿茵茵的边界。我侧着身子,两手缓缓划动,两脚交叉下蹬,动作轻松协调,脸面半露,呼吸自如。江水清冷爽滑,身心浸润其中,流水冲刷肌肤,只觉得心旷神怡,肢体矫健,接受了一次别样的大自然的洗礼。真有那种“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感觉。
现今,每逢7月16日,沿江城市依然举办横渡长江的活动,如武汉市于2018年举办的“第44届7·16渡江节”,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近4 700名游泳爱好者组成47支方队(内有74名境外游泳运动员),再现“万里长江横渡”的壮观画面。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