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  订

审 订

审订是对原有内容的审核和修订,特别要纠正讹误。

1.勘误。如词条“后语言学时期”原归入“翻译史”类目。但是我们当下仍处于“后语言学时期”,该时期不是历史。应该把它列入“现代译论”。又如:在《中国译学大辞典》中,词条“转换的技巧”的英文对应词为“conversing”(交谈,对话),应改为“converting”,中间一个字母之差,意思不一。

尼兰贾纳代表作

2.以原著为准。后殖民主义翻译流派的重要代表尼兰贾纳(Niranjana)的代表作Siting Translation:History,Poststructuralism,and the Colonial Context,原稿曾写成“sitting”。原书名中的“siting”似应作to build or place something in a particular position(为……选址)解。这一观点可在《翻译学辞典》中得到印证:“后殖民主义”词条中提到“尼兰贾纳(Niranjana)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之一。她于1992年出版《给翻译定位:历史、后结构主义与殖民主义语境》一书”。“定位”与“siting”的“选址”的意思相符。

3.采用权威术语。词条“心理定式”在《中国译学大辞典》中的对应词是“psychological potency”,有的汉英词典译为“mind-set”,但“术语在线”网站(http://www.termonline.cn/index.htm)的对应词为“mental set”。因此《翻译学辞典》以名词委的“mental set”为准。[1]又如《中国译学大辞典》“人类文化语言学”的英文对应词为“anthropological cultural linguistics”,据《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及有关工具书查询,应为“ethnolin-gu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