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专栏

“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专栏

编者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以说是翻译研究中永恒的话题。对此,不同时期内涵不尽相同。这个问题大体包含两个方面:需要建立和运用怎样的翻译理论以及翻译理论如何联系实际。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力度加大,成果涌现,各色国外译论也纷纷登上我国译坛,这为讨论前一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同时,我国对外文化经济交流更加活跃,口笔译实务大增,这使后一个问题的讨论有了广泛的基础。这次讨论缘起于2002年8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英汉语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大会刚落下帷幕,人去席散,会场侧厅的一角却响起讨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声音。参加面对面讨论的有刘宓庆、杨自俭、郭建中、方梦之、林克难、王宏印、周领顺等人。讨论由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领顺发起。接着,本刊特约周先生组织以下9位著名教授的讨论稿。(实际参与讨论的共18位,笔者注)我们的讨论不是为了统一观点,而是为不同学术见解的争鸣和争论提供一个平台,但求活跃思想,沟通理义,向真理性认识前进一步。讨论将继续下去,竭诚欢迎广大读者、翻译工作者、教师和翻译理论研究者奉献真知灼见。

左起:周领顺、方梦之、刘宓庆、郭建中、杨自俭、林克难、王宏印

(原载《上海翻译》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