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权力与人情的交织

一、《低保》:权力与人情的交织

初次读《低保》(原载于《人民文学》2010年第6期)时,感觉这是一个略带讽刺、带显幽默的短篇,但这讽刺也是温婉的,它选材好,以村长这个基层权力的化身为一点,连接其他村民,就像把一枚石子扔进水里,波纹呈圆形向外扩散。小说的内容和内涵是:

村长王国才打算平整自家的果园,消息传开,全村子吃“低保”和不吃“低保”的村民,都赶来帮忙,而且会计还要造一个花名册,看谁来谁不来,来了的来了几天。就村长这面说,做官要有抬轿的,脸上才有光,借此也知道哪些是“自己人”,哪些不是。就村民来说,无论自愿与否,来果园干活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劳动了,他们担心不如此便会被人从貌似人情来往、实际是更为复杂的关系网络里剔除。“低保”,这本是国家的一项救助政策,到了基层,却变异为个人的权力资源。农村的人际关系结构里,往往有着更为隐秘的政治化的一面,不了解这一点,还真不能了解农村。

但再读这篇小说,觉得上述看法流于肤浅。我因此想起石舒清以前的小说《选举》,从内在联系上看,这两篇小说存在一脉相承之处,无论选举还是村长请人帮忙,这些细节相当于一个话头,目的在于引出村民内心变化、人情变易。像在这个短篇里,村长王国才并非一个蛮横不讲理之人,不是一个以权势压人者,这在第一节里交代得非常清楚。他也明白,如今村长一职与前相比,也有了变化,经常出外打工或创业的人,手里有了钱,经济上富裕了,不会像其他村民有求于他,见面会讨好、巴结。我以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而村长王国才也知道,只要在外打拼致富的人,比如开小车的脱进福,见了他能停下车打招呼,他感到很满足了。因而他对自己的位置也清楚,能给那些生活条件不好的村民多争取几个低保名额,亦算尽职尽责了。总体上看,还算得上一个好的村官。

我读这篇小说,还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石舒清无论描写情节还是刻画人物形象,干脆利落,简洁之中却又蕴含着无尽意味,令人回味不已。写人物,好像用白描手法,可也不尽然;让人物自己说话,但似乎在人物背后还站着一个人,让我们于听人物讲话的同时,看到了他们的内心。比如,脱万贵,曾当过村支书,对现任村长请村民修整私人果园一事大为不满,甚至有些愤愤不平的样子,在老婆跟前骂骂咧咧。老婆劝他少骂人,还是要与村长搞好关系,前支书愤怒了。以下一段描写真让我们读者想象不到,读至结尾又忍不住要发笑,笑后还得想一想:

脱书记对着老婆吼了一声,认为老婆是越说越离谱了,听听你都说了些啥话,要是让人听到,就把脸丢尽了,现在的人真是都不要脸了。脱书记几乎气糊涂了一样骂着。他现在一旦开骂,不由自主就会骂到很多的人。老婆也是不高兴的样子。脱书记说,好了好了,你也不必到王国才那里去了,不劳驾你了,我自己去说,现在请你忙你的事情去,一句话也不要说,我要眯一会儿了。脱书记说着又像假眠的猫一样闭上了眼睛。这一次他闭眼的时间有些长,老婆已经去一边的门槛上坐着,偏头呆呆地望着院子里时,脱书记的眼睛才睁开来,他睁着眼看了老婆一会儿,好像在此期间他还在思考着什么,接下来脱书记就向老婆说出了他的最新决定:还是由老婆去一趟王国才家,不是去推掉低保,而是再要上个低保,把原先答应婆姨的那份低保再要来。婆姨转过头来听着,由于光线和位置的作用,两个人都发现看不清对方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