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方针的首要策略

1.“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方针的首要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动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全国重要会议上围绕疾病预防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动医防结合,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在健康中国建设中,“预防为主”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防治重大疾病。慢性病方面,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传染病方面,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强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管理,规范肺结核诊疗管理,积极防范输入性突发急性传染病,加强鼠疫等传统烈性传染病防控,强化重大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源头治理。2021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也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新发展阶段,卫生与健康工作要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