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重庆“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探索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仅蕴含着老年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更衡量着一个地区发展和文明的高度。
重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2021年重庆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全市常住人口3 205.42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占比21.87%,65岁以上占比17.08%,老年抚养比为25.49%,位居全国第一。据估计到2035年重庆老龄人口将达到871万,2050年将接近1 000万,重庆市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率呈快速扩张态势,在养老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重庆市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为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政策精神,结合本市特点,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医养结合的发展。2016年8月,重庆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重庆市实际,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大力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近年来重庆市积极探索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现已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健康养老格局,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家庭养老是重庆居民养老最常见的方式,但现阶段重庆城市家庭中“421”“821”家庭非常的普遍,许多家庭都面临同时赡养多位老人的困境,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遇到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经过实践和摸索,重庆市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但还是存在开展社区居家服务项目的社区较少、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服务需求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很多小区难以满足老年人在家的居家养老需求和社区照护服务等限制,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数量有限。为解决以上难题,并且同时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需求,重庆市积极开展了“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中机构养老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