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弱运行艰,新医改前基层机构局面堪忧
1.1 管理理念滞后,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理念缺乏,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岗位职责设置不清,相互监督力度不足,普遍存在“家庭式”管理,钱由院长支、账由院长做、效益归自己、债务交国家,财务管理意识薄弱,难以发挥有效的管理、监督作用,加之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非常困难,存在大量内部管理混乱的情况,导致基层机构的运行系统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1.2 卫生资源匮乏,严重影响机构运行发展
卫生资源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卫生保健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在彭水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资源的匮乏始终是基层发展的难题。据了解,2009年前,全县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有业务用房1.4万平方米;仅有8个中心卫生院配有 X 光机、黑白 B超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基本医疗设备,部分普通乡镇卫生院检查设施设备依然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老三件”;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有执业(助理)医师153人,注册护士58人。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匮乏,严重影响机构运行发展。
1.3 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群众卫生需求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薄弱,不能给予居民及时、便捷、有效的服务。基层医疗机构留不住病人,也留不住医生,部分乡镇卫生院基本不能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仅能从事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这也导致当地居民不相信乡镇医院的服务能力,每当生病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私人诊所或县医院而不是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低下,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1.4 保障机制脆弱,极大挫伤医务人员积极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未能发挥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一方面基层绩效工资改革方案中提到工资包含基础绩效与奖励性绩效,但是并没有相关的细则,导致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机制失灵,医务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问题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敢派人出去培训学习,除此之外外出学习加重了基层医务人员的负担,致使基层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意愿不强,极大挫伤医务人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