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用药谈判新进展——一线用药进医保(2016年)
乙肝的治疗主要为抗病毒治疗,药品价格较高,曾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17年研究调查显示,住院乙肝患者药品费占68.57%,而门诊乙肝患者直接医疗费用中,药品费比重高达83.05%。2013年李强等通过某综合医院的1 523例患者,比较了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肝炎三种不同慢性病医疗费用的构成情况,研究发现慢性乙肝的药品费在总费用中所占比例最高,为63.52%。2014年郭峰涛等对山西省4地市的研究同样表明,乙肝患者直接医疗费用中,药品费所占比例最大(60.94%);乙肝门诊就诊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和药品费用,挂号费平均4.6元/次,检查费平均170元/次,药品费平均496元/次;家庭年均收入55 516元,年均门诊费用13 363元,占家庭收入的24.1%,乙肝患者门诊费用中药品费比例最高(73.9%)。2016年6月,健康时报刊发《药价贵,国家在想办法》一文,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向社会公布首批药价谈判结果,其中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韦瑞德)、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埃克替尼(凯美纳)和吉非替尼(易瑞沙)3种药品谈判价格将降低一半以上。北京一位乙肝患者表示:“近年来一直在服用韦瑞德这款药物,相比于以前,价格的确是降了很多。此前1 400元/盒,如今500多元就能买到。”2016年5月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雷某在其微信公众号中表示,刚刚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电话,是药政司药品供应管理处处长韩会学打来的,韩处长说明日中午将在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公布首批国家药品谈判目录名单,乙肝一线药物替诺福韦酯在列。韩处长说:“你们数次通过徒步去北京等方式呼吁乙肝药物降价,(国家卫计委)有义务提前给你们通报下。”雷某也很惊喜:“有点语无伦次了,因为这会给1亿乙肝携带者省下以亿元计的钱。”
从政策实施前后各项月均费用结果来看,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不同支付方式的乙型肝炎患者及肝硬化患者的月均总费用和月均西药费,但月均检验检查费除了肝硬化自费患者的略有降低外,其他类型患者均升高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贾继东教授表示:“此次采购落实后,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降价将给患者带来重大利好。乙肝感染患者不会吃不起好药了。据估计,替诺福韦酯降价后,病人一年可节省6 000元左右。药品价格谈判,让药品价格下来了以后,药物可及性提高,使更多人得到更合适的治疗。此外,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品种进入医保以后,会降低医保支付的压力。无论是国家层面、医保支付压力,还有民众的需求,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