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院绩效管理改革过程

2.九院绩效管理改革过程

2.1 九院绩效管理改革实施思路

第一,领导层带头学习,形成改革决心与共识。领导层是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推动者,需要首先通过对平衡计分卡进行系统学习,形成全面推动平衡计分卡改革的决心与共识,并对改革实施的时效和成本有充分地理解,才能形成改革的持续推动力。同时,领导层作为改革实施的管理者,只有充分掌握了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及应用,才能对改革中的数据表达作出正确应答。

第二,构建多专业融合性工作团队,开展改革全程辅导。改革由医护技、财务及管理人员组成多专业融合性团队作为平衡计分卡专项工作小组在院级领导的带领下推进,才能理清各个科室、各类指标的逻辑关系,然后对目标科室已有的真实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进而持续、循环地推进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和绩效目标提升的改革方案。

第三,先行试点,再全面推广。任何改革成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空间来逐步体现,需要密切监控改革过程、不断发现问题、总结完善,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2年,因此,九院改革之初选择临床和行政科室中代表性科室小范围试行,以减少改革阻力,取得成熟经验后再全面推开。

第四,分阶段定位战略目标,遴选绩效评价关键指标。目标与指标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有所不同,执行方案中关键指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战略目标的准确定位,是获得关键指标的基础。确定关键驱动型指标,并赋予合适的数值与权重,对初次设立平衡计分卡的科室是非常困难的,解决的思路为:仔细分析相关因素,量化对比;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借鉴前期试点科室经验。

第五,开展行政部门岗位分析,实现非财务指标量化。平衡计分卡的优势之一就是量化评价。临床科室的财务指标或者工作量指标易于量化,而行政科室作为非生产性部门,非财务指标居多,往往难于量化。解决办法为:除通用性指标外,针对各行政科室工作职责开展岗位分析,构建以科室个性化工作量考核为主的指标,作为评价依据。

第六,建立一体化、定量化、信息化系统,保障战略绩效精细化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能够全面、精准、快速抓取各类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实现系统自动生成95%以上的会计、成本凭证,通过网上填制领用计划单、审批、下发、自动出库等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降低了资源消耗。九院最终实现材料成本降低20%,库存积压成本降低30%,综合管理成本降低10%,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提高15%,工作效率提高30%以上,医院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2.2 九院绩效管理改革指标体系

首先,九院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医院战略绩效管理,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全面成本管理为基础,成本可支撑运行为战略指导,创新性地建立起如何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方向和市场化运行的实际相结合的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管理实施程序,见表1。

然后,结合现行医院管理政策与当地政府重大医疗卫生目标、经济水平及社会环境,在上述实施程序指导下反复实践,寻找医院生存发展、医疗服务行为和相关运行成本支撑之间的逻辑互动、量化管理关系,系统地建立了以成本控制管理为导向,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兼顾患者、流程、学习成长各维度的公立医院平衡计分卡战略执行逻辑量化管理指标体系,见表2。

接着,在医院层面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遵循九院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管理实施程序,分别构建并成功实施了临床、医技、行政三类科室规范化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构建起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的九院《医院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管理系统》。

表1 重庆市九院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管理实施程序

表2 重庆市九院医院层面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

续表

(1)设置临床科室平衡计分卡。

临床科室作为医院战略的具体执行单位,采用平衡计分卡管理系统,能够使临床科室根据医院的愿景、战略目标,清晰规划科室发展,并制定具体性的执行计划,逐步实施并完成相应目标。临床科室层面的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在财务维度与医院层面基本相同,患者、流程与学习成长维度与医院层面相比则更为细致。结合行业管理部门的各项要求,考评方式也较为复杂,见表3。

表3 重庆市九院临床科室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

续表

注:“医疗争议”为非“记分”类维度。

(2)设置医技科室平衡计分卡。

医技科室的经济效益是医院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指标体系设置时对其经济效益的关注是必然的,但医技科室主要的职责是执行临床医师对患者开具的相关专业辅助功能医嘱,从各自相关专业的角度保质保量,为临床医师提供结果信息,并在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其经济效益的产生依赖于临床科室,在此逻辑互动支撑关系上考虑医技科室平衡计分卡体系是设置的重点。因此,结合医院及临床科室已有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九院建立了医技科室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见表4。

表4 重庆市九院医技科室平衡计分卡

续表

(3)设置行政科室平衡计分卡。

行政职能科室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管理、服务的功能行为会对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医保相关指标的研究及其政策制定、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相关设施维护、医院感染控制等。因此,建立良好的内部市场管理服务意识和机制,是行政职能科室支撑临床医疗服务,获得效益的基本保障。同时,行政职能科室指标选择既要考虑不同科室通用性测评指标,又要结合各行政职能科室不同专业属性设置针对性指标。基于上述逻辑,九院建立起行政职能科室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见表5、表6、表7。

表5 重庆市九院信息科规范化科室平衡计分卡

续表

表6 重庆市九院财务科规范化科室平衡计分卡

续表

表7 重庆市九院党政办规范化科室平衡计分卡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