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政策梳理

四、政策梳理

●2015年1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技术

●2015年11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

明确我国同沿线国家卫生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合作原则、重点合作领域以及重点项目和活动。

●2016年10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实施中国全球卫生战略,全方位积极推进人口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双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合作。加强南南合作,落实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派遣医疗队员,重点加强包括妇幼保健在内的医疗援助,重点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家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将卫生纳入大国外交议程。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在相关国际标准、规范、指南等的研究、谈判与制定中发挥影响,提升健康领域国际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

●2017年1月 国务院印发《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强化国际合作。制订实施中国全球卫生战略,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建立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多双边交流合作,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交流借鉴改革发展有益经验。

●2017年1月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

做好国际交流合作。制订中国全球卫生战略,实施适应不同国家、地区和组织特点的多层次、多渠道合作策略,提升我国在全球卫生外交中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卫生交流与合作。加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卫生、医药卫生科研、人口与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引进卫生计生改革与发展所需的智力、技术等资源。创新工作模式,继续加强卫生援外工作。推进全球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医疗卫生合作交流。推进南南合作。推动医疗设备和药品“走出去”。

●2020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积极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11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

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围绕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开展多层面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