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十六国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简介
《魏晋十六国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这本书是由.王蕊著创作的,《魏晋十六国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共有102章节
1
绪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烽火连天,战争之频繁位于中国古代之最。魏晋十六国青徐兖地域大致是位于黄河与淮河、睢水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正处在黄河、长江之间的战争密集地带[1],...
2
第一章 青徐兖地域的地理环境与政区沿革
本书研究的青徐兖地域主要以今天的山东省为主,亦涉及河南省东北部、江苏省北部等一些地区,是位于黄河与淮河、睢水之间的三角地带,魏晋十六国时期青徐兖地域在行政区划上...
3
一 青徐兖地域地理环境的一体性
...
4
1.自然环境
青徐兖三州紧密相连,位于黄河与淮河之间。淮河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从降水来看,秦岭—淮河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从气候来看,0℃等温线略与秦岭—淮河一致,...
5
2.人文环境
青徐兖地域属于典型的农耕社会,是适宜种植五谷、桑麻之地,当地民众重视农业生产。《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载: 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巨野,此梁、宋也。陶...
6
二 青徐兖地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青徐兖地域土壤肥厚,气候适宜,是重要的农耕区,据有青徐兖地域,立国便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青徐兖地域地处南北交通要冲,有便利的水陆交通,距魏晋都城洛阳、建康较近...
7
1.经济实力雄厚
青徐兖地域沃野千里,以农为本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耕区,是古代经济发达的地区。 上古时期的齐、鲁、东楚之地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青徐兖地域大致相当...
8
2.有险可依
魏晋十六国青徐兖地域大致位于古之黄河及淮泗之间。西部和西北部以黄河为界,南部以淮河、睢水一线为界,东部、北部临茫茫大海,内部又有泰山、大岘山险阻,可谓有“四塞之...
9
3.交通便利
青徐兖地域因为有众多的河流及其开凿的运河,形成了便利的内河交通网,陆上交通便利。中原循汝、颍、泗、沂等水路以及众多的陆路抵达淮河,可顺势而及长江,进入江南腹地,...
10
三 东汉以前青徐兖地域的政区沿革
...
11
1.汉武帝以前
青、徐、兖三州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篇。《禹贡》是战国时代人们对行政区划的最早构想,它以高山大川为界划分了九州。大致与《尚书·禹贡》同时代成书的《尔雅·释地》篇...
12
2.汉武帝以后至东汉末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106),置刺史部十三州。十三州作为监察区,刺史的职责为“掌奉诏条察州”[66],每年八月巡行所部,岁终回京师向丞相奏事,无固定治所。《续汉书·...
13
四 魏晋时期青徐兖地域的政区沿革
...
14
1.曹魏时期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掌控东汉政权,对青徐兖地域的政区根据形势需要作了调整。献帝建安年间,曹操析平原置乐陵,析东莱置长广;析琅邪、齐、泰山置东莞郡...
15
2.西晋时期
西晋时期青徐兖地域的郡国设置,兹据《晋书·地理志》并参考毕沅《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方恺《新校晋书地理志》、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一九《晋书·地理志上》[85]和...
16
3.宗王出镇·都督与都督区
(1)宗王出镇 曹魏和西晋实行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宗室政策。曹魏实行的是限制宗室的政策,而西晋实行了令宗王出镇、加重其权力的政策[91]。这两种政策的利弊暂且不论,...
17
五 十六国政权在青徐兖地域的行政建制
晋室南迁渡江后,只领有徐州的一半,青徐兖三州基本由少数民族政权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相继统治。清人洪亮吉曾言:“《十六国疆域志》固与《东晋疆域志》相辅而行...
18
1.后赵
羯族石勒依附前赵刘渊时,就开始进攻青徐兖地域的兖州鄄城、濮阳和陈留仓垣、东燕白马、酸枣等地[111]。濮阳、陈留自曹魏以来就是抵御西北部割据势力或少数民族进攻东...
19
2.前燕
公元352年,慕容儁建燕政权,都邺城,是为前燕。冉闵死后,冉魏政权也随之灭亡,同时东晋北伐失利,原后赵将领和东晋青徐兖地域将领纷纷降燕。东晋之彭城、兰陵、济北在...
20
3.前秦
公元370年,前秦氐族苻坚在前燕、东晋政权两败俱伤之时,一举灭掉前燕,前燕“诸州郡牧守及六夷渠帅尽降于坚”[125],青徐兖地域亦归前秦政权。《晋书》卷一四《地...
21
4.后燕
公元386年,鲜卑慕容垂称帝,定都中山,是为后燕。后燕政权随着对青徐兖地域的占领进程,先后任命兖、青、徐三州刺史,对青徐兖地域进行统治。后燕时期,青徐兖刺史治所...
22
5.南燕
公元400年,鲜卑慕容德消灭辟闾浑势力,都广固,是为南燕。之前,割据青州的辟闾浑势力投归东晋,东晋于青州置幽州,以辟闾浑为幽州刺史,至此复改为青州。南燕基本统治...
23
第二章 汉魏之际青徐兖地域的动荡政局与曹操霸业
...
24
一 东汉末期青徐兖地方长官及其统治
东汉后期,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使腐朽的东汉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朝廷内部的权势之争则彻底颠覆了东汉中央政权。并州牧董卓进军洛阳,杀太后立献帝,开始了以董卓为首的凉...
25
1.黄巾起义前东汉王朝在青徐兖地域的统治
黄巾起义前,青徐兖地域局势已经开始动荡不安,东汉王朝在青徐兖地域的统治并不稳固。桓帝时期,泰山、琅邪民众聚众起义,活动范围涉及青、徐、兖三州。永兴二年(154)...
26
2.青徐兖地方长官与凉州军事集团的关系
刘岱、焦和、陶谦三人均在中平六年出刺青徐兖三州。刘岱为董卓所署,焦和、陶谦是否为董卓所署,史书未明确记载。不过从时间来看,可能性极大,因为董卓是在中平六年九月执...
27
3.青徐兖多个刺史同时任职时期
各派势力对青徐兖地域的争夺随着焦和、刘岱在初平元年、初平三年相继去世达到顶点,表现为同一时期有两个或更多的人出刺青徐兖。他们各自为政,互争地盘,展开激烈的争斗。...
28
二 “青徐黄巾”与青徐兖地域
东汉后期,青徐兖地域不仅承受着残酷的经济剥削,还经常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当地民众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再加上青徐地域自古以来形成的强悍民风以及宗教等因素使民间...
29
1.“青徐黄巾”梗概
“青徐黄巾”是东汉末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大起义失败后,灵帝中平年间在青徐兖地域爆发的黄巾起义。青州和徐州南北相邻,二州的黄巾力量便于联合,因此出现“青徐黄巾”并起...
30
2.自然环境与“青徐黄巾”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徐兖地域爆发声势如此浩大的黄巾起义呢?东汉后期青徐兖地域恶劣的自然环境是黄巾起义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徐兖地域东临大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