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时期青徐兖地域的权力角逐

1.“八王之乱”时期青徐兖地域的权力角逐

惠帝时期长达十六年(291—306)之久的“八王之乱”,前期为贾后专权,后期为诸王之争。“八王之乱”有不少方镇诸王参与,扩展到北方广大地区,具有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的性质”[28]。

贾后专权时期,青徐兖地方军政长官中有三人为贾后党羽,可见贾后对青徐兖地域比较重视,亦有一定的控制力。这时中央的权势之争还没扩展到地方,未出现互相争夺军政长官职位的现象。贾后被废,宗室诸王互相厮杀,他们首先在地方上抢占重要方镇的控制权。这一阶段,对青徐兖地域的争夺相当激烈。一方面是宗室诸王之间的争夺,互有胜负。如东海王越和东平王楙对徐州的争夺,东平王楙和范阳王虓对兖州的争夺。另一方面是宗室诸王与地方上其它非宗室长官之间的争夺,宗室诸王占绝对优势。宗室诸王出镇一方,拥有相当的军事力量,地方刺史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如青州都督孝王略与青州刺史程牧之争,程牧避之。即使拥据实力的地方长官也不敢贸然与之相争,因为宗室诸王地位尊贵。如兖州刺史苟晞与东平王楙之争。东平王楙是一个比较软弱的人物,主动让徐州给东海王越,而兖州刺史苟晞可是平息青州官吏叛乱、大败河北汲桑和石勒军队的强悍人物。但是苟晞在司马楙自为兖州刺史时,仍让位于楙,“楙虑兖州刺史苟晞不避己,乃给虔兵,使称诏诛晞。晞时已避位”[29],苟晞在范阳王虓的支持下才敢于重新回到兖州。晋怀帝永嘉元年,司马越控制朝中大权,地方重镇也大都在其统领之中,青徐兖地域基本处在司马越的掌控之下:司马越自为兖州牧,直接统领兖州;青州刺史王敦、徐州监军司马睿均为东海王越所署,王敦是东海王越的僚佐,曾参东海王越军事,且琅邪王氏王衍已与司马越结成政治同盟;王敦之后的青州刺史苟晞与东海王越结为兄弟[30]。司马越任用王敦、苟晞、司马睿等人加强了对青徐兖地域的控制。

东晋史学家干宝曾论曰:“彼元海者,离石之将兵都尉;王弥者,青州之散吏也。盖皆弓马之士,驱走之人,非有吴先主、诸葛孔明之能也;新起之寇,乌合之众,非吴蜀之敌也;脱耒为兵,裂裳为旗,非战国之器也;自下逆上,非邻国之势也。然而扰天下如驱群羊,举二都如拾遗芥,将相王侯连颈以受戮,后嫔妃主虏辱于戎卒,岂不哀哉!”[31]正如干宝所言,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的爆发和帝室崩溃之惨状,主要是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造成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