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徐黄巾”对青徐兖地方统治的影响

5.“青徐黄巾”对青徐兖地方统治的影响

“青徐黄巾”对东汉末年青徐兖三州的局势影响深远。一方面给青徐兖地方统治带来严重的混乱,兖州刺史刘岱与黄巾作战中死,青州刺史焦和忧心而死,使袁绍、公孙瓒、曹操势力趁虚而入,抢占青、兖二州诸郡县。曹操被兖州鲍信等迎立为兖州刺史,袁绍、公孙瓒则自署刺史以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79]。另一方面曹操、公孙瓒在镇压“青徐黄巾”的过程中,势力迅速壮大,加剧了割据势力在青徐兖地域的权势追逐。

“青徐黄巾”对徐州的局势影响较小。因为徐州刺史陶谦任用泰山臧霸等严厉打击徐州黄巾,很快州境晏然。“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大破走之,境内晏然”[80]。而青州刺史焦和“好立虚誉,能清谈”[81],面对境内横行的青州黄巾,焦和只是求神保佑,束手无策,致使“青徐黄巾”在此发展壮大,焦和也在惶惶中病卒。袁绍的势力首先侵入青州,所署青州刺史臧洪全力对付“青徐黄巾”。臧洪在青州两年,改变了“青徐黄巾”四处横行的局面。“绍使洪领青州以抚其众。洪在州二年,群盗奔走。绍叹其能,徙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82]。黄巾虽然兴起于青徐,但是屡次进攻兖州,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青州黄巾作战时被杀,曹操得以由兖州陈宫、鲍信等人迎立为兖州刺史。如果刘岱未被青州黄巾杀害,曹操难以顺理成章成为兖州刺史。因为刘岱在兖州的统治还是相当稳固、颇得人心的,他“虚己爱物,为士人所附”[83]。袁绍和公孙瓒尽管都觊觎为天下要地的兖州,也只是极力拉拢刘岱以增强自己的势力,袁绍以妻、子为质,公孙瓒则派从事范方助岱,二人均未敢入侵兖州与刘岱直接对抗。刘岱死时,曹操为东郡太守,已经掌控兖州东郡,又有兖州人士陈宫为其作说客,得此天时、地利、人和,曹操轻而易举的成为兖州最高行政长官。

曹操成为兖州刺史后,继续与青州黄巾作战,最终迫使号称百万的青州黄巾归附,收编精卒三十万为“青州兵”[84],自此曹操势力大增,继而占据兖州,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公孙瓒率军于初平二年年底,在勃海东光南大败三十万“青徐黄巾”,“破青、徐黄巾,兵益盛,进军界桥。以严纲为冀州,田楷为青州,单经为兖州,置诸郡县”[85]。公孙瓒与“青徐黄巾”作战获得巨大胜利,增加了他的信心和野心,开始趁势插足青州、兖州,展开了与袁绍、曹操的角逐[86]。

综上所述,正是青徐兖地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以及当时的政局变迁最终促成了浩浩荡荡、延续二十年之久的“青徐黄巾”起义。毫无疑问,“青徐黄巾”与东汉后期青徐兖地域社会和区域政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