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古籍】

[西汉]司马迁:《史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东汉]班固:《汉书》,[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唐]李贤等注,附[西晋]司马彪:《续汉书·志》,[梁]刘昭注补,中华书局1965年版

[西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元]胡三省注,顾颉刚等点校,中华书局1956年版

[春秋]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东汉]徐干:《中论》,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青州刊本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南朝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北魏]郦道元撰,[清]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李泰等:《括地志辑校》,贺次君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林宝:《元和姓纂》,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中华书局1994年版

[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

[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版

[南宋]叶适:《习学记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元]于钦:《齐乘》,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清]胡渭:《禹贡锥指》,邹逸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陈文和、孙显军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宋翔凤:《过庭录》,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中华书局1993年版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二十五史补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

——[清]万斯同:《三国汉季方镇年表》,《魏方镇年表》

《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

——[清]吴增仅撰,[清]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

——[清]洪亮吉、谢钟英撰:《补三国疆域志补注》

——[清]方恺:《新校晋书地理志》

——[清]毕沅:《晋书地理志新补正》

——[清]吴廷燮:《晋方镇年表》,《东晋方镇年表》

——[清]万斯同:《晋方镇年表》,《东晋方镇年表》

——[清]秦锡圭:《补晋方镇表》

——[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

【论著】

A

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秦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安作璋主编,赵凯球、马新撰:《山东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B

卜宪群:《琅邪王氏政治地位研究》,《安徽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

《琅邪王氏与六朝文化》,《安徽史学》1989年第3期

C

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陈琳国:《魏晋南朝都督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曹魏都督制的渊源和定型——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99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F

范文澜:《经学史讲演录》,《历史学》1979年第1期

方诗铭:《曹操·袁绍·黄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曹操安定兖州与曹袁关系》,《史林》1987年第2期

《“泰山诸将”与“泰山贼”、“泰山兵”——论东汉末年臧霸等人起兵的性质》,《史林》1989年第2期

《青州、“青州兵”、“海贼管承”——论东汉末年的青州与青州黄巾》,《史林》1993年第2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傅乐成:《汉唐史论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

G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

《东汉魏晋时期州郡兵制度的演变》,《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6辑(中华书局,1979年)

《古史辨》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禹贡〉作于战国考》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第五卷《金文丛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周官〉质疑》

H

韩昇:《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郝虹:《王肃与魏晋礼法之制》,《东岳论丛》2001年第1期

何九盈:《尔雅的年代和性质》,《语言研究》1984年第2期

洪诚:《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版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释例》,《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胡守为:《曹操在立嗣问题上的德才观》,《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1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

胡志佳:《两晋时期西南地区与中央之关系》,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惠帝羊皇后和西晋政局——兼论羊氏家族的发展》,《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04年第8期

黄惠贤:《试论中国三至六世纪坞营组织的性质》,武汉大学学报(史)1960年5—6期

黄觉弘:《泰山羊氏考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L

乐胜奎:《王肃礼学初探》,《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森:《南燕广固城的调查与研究续》,《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柳春新:《曹操立嗣问题考辨》,《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

鲁力:《魏晋南朝宗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M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五朝军权转移及其对政局之影响》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琊王氏》

——《中古家族之变动》

孟繁治:《论魏晋南朝时期的阮氏家族》,《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6期

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先秦秦汉卷: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Q

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钱宝琮:《甘石星经源流考》,《浙江大学季刊》1935年第1期

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燕京学报》第11期,1933年6月

R

任怀国:《试论王肃的经学贡献》,《管子学刊》2005年第1期

S

山东师范学院地理系《山东地理》编写组编:《山东地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施和金:《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历史地理》第十二辑,1995年3月

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论我国历史上东西对立和南北对立的局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辑

《〈论禹贡〉的著作年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孙达人:《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第一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孙明君:《阮籍与司马氏集团之关系辨析》,《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孙祚民主编,孟祥才著:《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T

台湾三军大学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第4、5册,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3、4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谭其骧:《历史时期渤海湾的大海侵》,《人民日报》1965年10月8日

《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秦郡新考》

——《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

——《北魏的青齐土民》

——《西晋分封与宗王出镇》

——《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

陶新华:《魏晋南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

田昌五:《论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构成》,《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释“王与马共天下”》

《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版

——《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

——《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

——《北府兵始末》

——《孙吴建国的道路》

童超:《六朝地域社会的变化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载谷川道雄主编《日中国际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玄文社1989年版

W

王北固:《凉州兵团在三国史上的特殊地位——从马超助刘备取蜀说起》,《开封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魏斌:《公孙五楼家族与南燕政治》,载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二十二辑,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2005年

王大良:《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以汉唐时期琅邪王氏为主的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建国:《魏晋陈留阮氏及其家学家风考论》,《天中学刊》2004年第8期

王蕊:《北朝时期的泰山羊氏》,《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王素:《关于泰山臧霸集团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1987年第3期

王希恩:《汉末凉州军阀集团简论》,《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王晓毅:《“竹林七贤”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王雪玲:《历史时期陈留阮氏的迁移与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6期

王永平:《曹魏苛禁宗室政策之考论》,《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汉末流寓江东之广陵人士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考述》,《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王子今:《汉代“海溢”灾害》,《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卫聚贤:《〈禹贡〉考》,《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1928年第28期

X

谢桂华:《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薛军力:《汉魏晋(刘)宋时期中央地方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

《州的地方化与曹魏时期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魏晋时期都督制的建立与职能转变》,《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

Y

严耕望:《魏晋南朝地方政府属佐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册上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上册——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五,三民书局1990年版

《唐代交通图考》第六卷(严耕望遗著,李启文整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荣学书局2003年版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杨龙、彭景阳:《我国区域政治发展研究——理论与问题》,《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杨向奎:《周礼的内容分析及其著作时代》,《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第4期

姚建平:《论三国时期的军事交通》,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姚念慈:《西晋都督制度演变述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要瑞芬:《都督制与荆扬之争》,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1986年

Z

张鹤泉:《西晋永嘉、建兴年间都督诸州军事制度探讨》,《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

《西晋大都督考略》,《古籍整理研究》2002年第4期

《东晋征讨都督探讨》,《史学集刊》2003年第1期

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

《晋灭吴战争的决策探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八王之乱”与禁卫军权》,《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

张其昀:《中国历史上之国防区域》,《史地杂志》第1卷第1期(1937),又见《史学文存》,包伟民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张文强:《中国魏晋南北朝军事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赵凯球:《南燕史钩沉》,《中州学刊》1986年第2期

赵振铎:《训诂学史略》,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汉武帝十三刺史部所属郡国考》,《复旦学报》1993年第5期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周郢:《新发现的羊氏家族墓志考略》,《岱宗学刊》1997年第3期

《泰山羊氏文化述略》,《岱宗学刊》2000年第2期

《泰山羊氏源流考》,《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泰山羊氏金石考》,《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中国军事史》第二卷《兵略》,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军事史》第六卷《兵垒》,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祝总斌:《材不材斋文集——祝总斌学术研究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和国家》,《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3期

《日中国际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主编),玄文社1989年版

《六朝时代与地域社会》,《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

《魏晋南北朝贵族政治与东亚世界的形成——从都督诸军事制度来考察》,李济沧译,《台大历史学报》第30期《东亚政法与文化》(2002)

〔日〕前田正名:《五世紀後半六世紀の河西》,《立正大学教飬部紀要》第5卷(1972—1)

〔日〕小尾孟夫:《六朝都督制研究》,溪水社2001年版

〔日〕窪添庆文:《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汲古书院2003年版

——《魏晋南北朝における地方官る本籍地任用について》

〔日〕中村圭尔:《建康と三吳地方》,唐代史研究会《中國の都市と農村》,汲古書院1992年版

《南朝政権と南徐州社会》,唐代史研究会《東アジア史におる国家と地域》,刀水書房1999年版

《东晋时期扬州的流民问题及其历史意义》,载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关于南朝贵族地缘性的考察——以对侨郡县的探讨为中心》,刘驰译,《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日〕伊藤宏明:《六朝隋唐时期地域社会研究动向》,秦欣译,《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7期

〔日〕北村一仁:《“荒人”试论——南北朝前期の国境地域》,《东洋史苑》六十、六十一合并号(2003)

《南北朝期国境地域社会の形成过程及びその实态》,《东洋史苑》六十三号(2004)

〔日〕船木胜马:《西晋時代の并州と幽州》,《中央大学文学部紀要》第84卷(1977—3)

〔韩〕池培善:《南燕与慕容德》,《文史哲》1993年第3期

〔韩〕具圣姬:《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唐家龙、曾培耿等译,吴模信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