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后燕
2025年10月14日
4.后燕
公元386年,鲜卑慕容垂称帝,定都中山,是为后燕。后燕政权随着对青徐兖地域的占领进程,先后任命兖、青、徐三州刺史,对青徐兖地域进行统治。后燕时期,青徐兖刺史治所随意性很大,不断变化,这一点同后燕不断进行战争有关。建国之初,后燕逐渐夺取青徐兖地域的一些地方,慕容垂便就地置刺史镇守,后来根据形势需要,青徐兖地域刺史开始镇守战略要地。兖州刺史镇东阿,后镇滑台;青州刺史镇历城,后镇新城;徐州刺史镇黄巾固,后镇黎阳[129]。
从慕容垂称帝的第二年即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387)开始进攻青徐兖地域,直到太元十九(394)年,夺取了高平、泰山、琅邪诸郡,一直攻到海滨,然后在所占领地区遍置守宰[130]。后燕并未完全统领青徐兖地域,太元十二年至十九年间,东晋统治着青徐兖地域的大部分。太元二十一年,东晋曾委任彭城刘该为徐州刺史,镇鄄城[131]。并且终后燕之世,始终未消灭割据青州的辟闾浑势力。后燕全盛时,“南至琅邪,东讫辽海,西届河汾,北暨燕代”,“兖州治滑台(初治东阿,太元十七年以兖豫二州皆治滑台),青州治历城,徐州治黎阳(初置徐州于黄巾固,后徙黎阳,太元二十一年又徙治鄄城)”[132]。《十六国疆域志》亦载:“《方舆胜览》后燕初置徐州于黄巾固,后徙黎阳,太元十一年徙治鄄城。”考诸《方舆胜览》并不见以上记载[133],此处太元十一年徙治鄄城应是太元二十一年东晋徐州刺史刘该镇鄄城之误。
据《十六国疆域志》,青州领郡国二:齐郡、济南郡。徐州统郡可考者一:琅邪郡。兖州领郡国五:济北郡、东燕郡、濮阳郡、泰山郡、高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