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徐兖三州重要性的消长
西晋一朝,青徐兖三州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不同。下面试从青徐兖刺史、都督并任以及地方长官加将军号的情况进行分析。
青州6位地方军政长官于太康元年(280)之前都是以都督、监军兼领刺史,并且均加将军号,可知西晋建国之初的十五年间青州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太康元年之后只有苟晞一人在永嘉年间集军政于一身,这一时期青州刺史均未加将军号。可见青州地方长官的职权由重变轻,青州的地位亦由重变轻。
徐州地方长官未出现都督、监军领刺史的现象,且徐州刺史只有三人加将军号,而兖州有五位刺史加将军号,青州有九位刺史加将军号。就此来看,徐州的地位不如兖州、青州重要。
在兖州,魏末晋初司马伷监军、刺史并任,加征虏将军,司马泰以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均任期较长;西晋后期各割据势力对兖州的争夺十分激烈。可见魏晋禅代之际、西晋初年及西晋后期政局不稳之时兖州地位较为重要。
综上所述,在太康年间中央政权规定军民分治之前,青徐兖地域尤其青州地方长官中刺史、都督并任的现象比较普遍。可以说武帝时期青州地方军政长官职权最重,兖州次之,徐州最轻,青徐兖三州的地位亦可据此而定。在整个西晋时期,徐州刺史的职权最轻,据惠帝末“非要州单为刺史”的记载推之[27],徐州应该“非要州”。但是徐州的军事战略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尤其在晋初和灭吴之前。西晋建立之初的十八年内均设置徐州都督镇守下邳,并且琅邪王伷出镇徐州达十四年之久。出镇徐州的宗王有四人,出镇青徐的宗王有三人,因为青徐都督亦镇守徐州下邳,可以说徐州有七位宗王相继出镇,时间长达二十八年左右,徐州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西晋王朝初期对淮南三叛还心有余悸,淮南地区一有异常动态,马上动用徐州的兵力进行防备。《晋书》卷三三《石苞传》:“帝谓为必叛,欲讨苞而隐其事。遂下诏以苞不料贼势,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遣太尉义阳王望率大军征之,以备非常。又敕镇东将军、琅邪王伷自下邳会寿春。”按琅邪王伷此时正为徐州都督镇守下邳。
从所加将军号的变化亦能看出西晋时期青徐兖地方军政长官职能的变化。晋初兖州刺史所加将军号为征虏将军、鹰扬将军、抚军将军,“永嘉之乱”时兖州都督、刺史所加将军号出现安北将军、北中郎将,这是因为西晋北部出现刘渊和石勒叛乱,兖州刺史在这一时期开始具有镇抚北部叛乱的职能。青州刺史、都督主要加镇东、征东、平东将军和东中郎将,负责西晋东部地区的安定,只有王浚、高密王略为刺史、都督时领宁北将军、安北将军。徐州都督和青徐都督则全部领镇东大将军或镇东将军、征东将军、平东将军之号,可见青徐无论是作为一个大的都督区还是分区青州、徐州,其军事方面的主要职能都是负责东部地区的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