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的绘画技能学习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单一的绘画技能学习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狭义地讲,学美术是学习为画好一幅画或作品需要具备的一切技能、方法和知识。广义地讲,应该是通过美术手段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方法。

多功能房车 郑宇轩 8岁半

前者是画家思维,后者是艺术家思维。二者有何不同呢?画家思维更聚焦于画的结果本身,而艺术家思维更聚焦于思考的方法和实施过程,更注重思路和见解表达。很显然,中央美院对学生的要求和培养方向在由画家思维往艺术家思维方向转变。

我们再结合2018年的考题,可以更明晰地看出这一方向:

2018年设计基础造型专业考试题目:幸福指数

1.认真阅读报告材料,结合个人生活体验,深度理解关键词内涵。

2.围绕人、物或空间关系对关键词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叙事表达。

实验艺术专业命题创作考题内容:坐在椅子上,把自己连椅子一块搬起来的方法

说明:

1.请准备好迎接一种超越现实的思维挑战,拿出你的智慧来,描述你把自己和椅子一块儿搬起来的方法。

2.对于习惯绘画方式的考生来说,你可以作一幅完整的绘画。对于愿意尝试创作方案计划书方式的考生来说,你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完成一份方案作业,表达秩序与层次要清楚。

可以看出,以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和实验艺术学院为代表的考试改革方向,更注重考查考生视觉表述的逻辑和想象能力,以及对社会热点的感知和洞察能力,把考生的视野从关注书本转移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上来。不再局限于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查,明显增加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文化敏感度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回到前面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美术到底要学什么?只是能够画好一幅画吗?我想,中央美院的考试改革方向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除了会画画外,还需要更多的综合素养。这些显然不是靠短期的专业技能培训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长期的综合锻炼,即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

我们知道,在日益加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学科交叉已经是一种趋势,社会更需要具备多学科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技能型学习已不适应未来的发展。作为美术院校的学生,仅会画画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中央美院率先在近几年连续迈出了考试改革探索的大步子,其目的是引领美术教育从相对狭窄往更为宽泛、综合的方向发展,这也必然是未来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实现这种教育方向的转变,面临的挑战还是巨大的。在长期的固有观念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下,无论是儿童美术教育还是中高考美术培训,包括很多高校美术教育,基本上都还是“画家思维”的教学模式,以技能技法和知识经验的培养为主。美术教育培训机构对于如何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养能力方面还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更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很现实的原因是这些综合素养和能力比之于技法等显得太虚、没有标准又很难短期见效,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很难被重视。

不过,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固守陈旧的经验和习惯意味着被淘汰,无论是教育机构和老师,还是家长和学生,面对新的时代都必须做出改变,这种改变是方法上的改变,更是观念上的改变!

相信中央美院的考试改革不仅仅是高校个例的改革,它带来的美术基础教育方向的改变必然会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因为这才是将来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中央美院“奇葩”考题提出来的问题,不仅是针对考中央美院的学生提出来的,也是向全社会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