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绘画的顺序与成人不同

孩子学绘画的顺序与成人不同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孩子学画画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过程。大部分老师也是这么教孩子的,从简单的单一形象到复杂形象,从单纯描绘到丰富表达。这看起来似乎很合理。

然而,我在儿童绘画教学探索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过程也许在某些方面反其道而行之才是更正确的做法。

我们记忆里学画的过程都是先画最简单的单个几何体,从单个物体到形象稍有变化的物体,再到物体的组合,然后画石膏像、人物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等。画色彩也是从简单的单个水果到静物组合,再到风景、人物的过程。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材料工具也是由铅笔到水彩、水粉,再到更专业的油画、版画等。

这个系统是一个写实体系下向纵深发展的系统,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进阶式学习过程。

但是对于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进阶顺序呢?这就值得深入探讨了。

首先,儿童阶段的认知和理解,以及表达方式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对成人来说简单的事,对儿童不见得简单,相反,对于成人来说复杂的事,对儿童倒不一定复杂。

老师生气了 孙凯特 6岁

比如,要求画一个球体,既要画得圆,又要画得有一定立体感,成年人稍加训练就可以做到,而对于儿童,哪怕是八九岁的儿童,画圆都不容易,更别说立体感了。相反的是,让成年人包括有过专业学习的成年人自由随意地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就算不要求画面效果也会感觉很困难。而这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其次,儿童(4~10岁阶段)的美术学习,更适合横向的宽度(素养)学习。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很多时候并不适合阶梯式的有序学习,而是更适合并行发展。

这是由于纵向的进阶式学习方式主要是知识和技能性学习。在儿童的认知和理解力还未充分形成前,很难进入这种纵深的系统学习中。让孩子勉强去学,效果也不好。

最后,对孩子而言,学画画首先是培养和保持兴趣,有兴趣就能产生热情,就能产生持续的表达愿望,就愿意把绘画表达作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坚持下去。

因此,保持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很重要。按部就班,一级一级地进阶式纵深学习更多聚焦于知识积累的理解和技法锻炼,是相对枯燥的过程,搞不好容易使他们丧失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