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想象力的培养
表达想象力是在综合运用上述三种能力的基础上,借助多样的绘画手段和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儿童绘画的最大魅力来源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无拘无束、出人意料的表达方式,这是儿童绘画最宝贵的特质,而良好的表达想象力是儿童释放绘画魅力的重要保障。
如果儿童画出来的画机械死板、循规蹈矩、缺少天真和活力、没有大胆的想象表达,就失去了儿童绘画活动的意义。
要想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表达想象能力,首先不能让孩子被一些简单的概念和规范束缚,不能给孩子灌输过多“像不像”“好不好看”“合不合理”的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来自成人的暗示,不应该出现在孩子的字典里),这会影响他们的自由表达。其次,要多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观看方式、表达方式去大胆表现。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天生具有表达想象力,他们表达起来往往很自由。但他们的想象比较散乱、随机,缺少方向和目的,表达形式也过于简单随意。这就需要我们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合理地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来培养孩子的表达想象力。
一般来说,培养表达想象力的课程适合选取一些具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的内容。童话故事、幻想题材故事、绘本故事都是比较好的素材来源。当然,老师或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自己编一些有趣的可以发挥孩子表达想象力的内容。比如,有一节课我编了一个小故事:一群小动物被一只狼追到一处悬崖边上。这时,对岸又出现了一只长颈鹿和一头大象。我问孩子们,下面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他们的想法:有的说长颈鹿用脖子搭了一座桥,让小动物们跑过来;有的说大象用长鼻子把小动物卷过来了;有的说大象把树推倒搭了座桥,让小动物跑过来;还有的说大象喷水把狼冲跑了。当然,也有孩子说小动物掉河里被鳄鱼吃掉了。
随后他们把各自的想法画了出来,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表达想象力。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孩子的想象力不够,他们需要的是激发和引导。
另外,表达想象力也包含表现的形式、方法。很多时候,孩子的绘画表现方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表达想象力和形式感,我们应当尊重和鼓励孩子天然的绘画表现力,要鼓励孩子不拘泥于单一的表达方式,引导他们敢于不拘一格地表现。
过桥 王媛汐 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