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想象力的培养

形象想象力的培养

这里说的形象想象力,不是指对客观物象的描摹或记忆再现,也不是无中生有的胡乱想象,而是指对特定形象或图形通过联想拓展,形成与原特定形象有特征和意义联系的新形象的能力。

形象想象力的培养对孩子形成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有很好的作用,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意。优秀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往往具有很好的想象力。当然,这需要经常有意识的地训练和培养。

在绘画实践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由易到难的培养课程方案,逐渐打开孩子的联想能力。

比如,一开始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数字和字母引导孩子利用其形象的特点展开联想,看看他们能想到哪些和这些字母、数字有共同特征的形象,并把他们想到的形象画出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通过联想数字2可以变成一只天鹅,也可以变成一条直起身子的蛇。

事实上,孩子的联想能力是很丰富的,加以引导以后,他们往往能联想到很多非常有趣而又贴切的形象。在一次课堂上,我让五六岁的孩子对一些字母进行联想,并把想到的形象画出来。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活跃,联想到很多形象,而且这些形象都非常巧妙、贴切。比如,孩子们把英文大写字母A联想成埃菲尔铁塔、教堂的尖房顶、支开的帐篷、晾衣服的夹子、切开的比萨和西瓜、升空的火箭等。通过大写的字母B,他们想到了蝴蝶的身体(半边)、人的屁股(横过来)、眼镜(横过来)、大提琴等。看到字母R,孩子们联想到滑梯和一个抱着石头迈腿的人,他们联想得很巧妙。

有了这个思路后,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孩子对一些更复杂的形象进行联想训练,身边任何物体都可以当作联想的素材。

联想 赵小麦 5岁

比如,拿一把剪刀让孩子们根据剪刀的形状进行联想,什么样的形象和剪刀相像?可以是一个整体形象,也可以是局部的形象。可能会是一只鸟、一条鱼,抑或是一辆自行车,也可能是孙悟空的桃心脸。诸如此类,引导孩子打开思路。

下面这些画都是孩子们在课堂上对日常物体联想后产生的形象:香蕉变成小船,变成滑梯,变成高跟鞋,变成降落伞;裁纸刀变身高铁车厢,变成火枪;钳子变成火箭,变成鱼,变成飞翔的鸟。真的不要小瞧孩子们的想象力!

陈嘉璐 9岁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进一步,让孩子把对单个形象的联想扩展到多个形象联想,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一定的主题情境画面。

下面是用蔬菜水果和日常用具为主要素材进行联想创作的例子。

水果联想 谭云起 8岁

在这幅画面中,矿泉水瓶变身战斗机机身,铅笔成为机翼,豌豆变成飞机携带的炸弹,玉米变身加农炮,飞出的玉米粒成为炮弹射向了南瓜做成的掩体,水杯成为炮楼和瞭望塔。这种联想充满创意和孩子的天真,形象利用得非常巧妙。

下面这幅画,淘气的老鼠把鞋子拉在一起变身小火车,生动有趣,形象之间的联系也很贴切,体现出孩子丰富的联想能力和天真童趣。

鞋子联想 孔若然 8岁

联想构成的风景 佚名 12岁

上面这幅画是一个孩子用美工刀、核桃夹、葡萄这三种元素进行联想构成的画面。核桃夹被联想成为栅栏、木屋、交叉的树干,还有高压线的架子;美工刀在画中变身隆隆而过的列车;葡萄则巧妙地变成了火车头冒出的浓烟和树叶,联想和表达得非常巧妙、贴切。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被联想的物体形象和经过联想拓展后形成的新形象之间在形象特征和意义上一定要有紧密的联系,否则就是无效的联想。

形象想象力还包括对虚拟事物或形象的联想和表现能力。这是把已知视觉形象或视觉符号像搭积木一样整合到一起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形象的能力。对孩子而言,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进行科学和幻想主题创作时尤为重要。培养对虚拟形象的想象力可以让孩子在创作时更加自由、大胆和主动,更加具有创造力。毕加索、达利、马格里特等大师绘画的魅力就体现在对形象的大胆、新颖的创造性想象。我们在具体的引导中,应当鼓励孩子敢于对客观形象进行拆解和重组,构成新的形象。

当然,这种创造性的形象不是胡乱把毫不相干的事物形象或局部随便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四不像的形象,而是根据形象创造所需,把一些特征和意义相关联的事物形象进行整合再造。

比如,我们让孩子画一个未来的机器人,并不是让他们无中生有地创造一个形象,而是让他们把与印象中的机器、汽车等相关的一些视觉形象和符号重新组合到一起。因此,引导孩子把日常积累的视觉来源整合、组织到一个新的形象和场景中,这是对形象再创造的主要方法。要做好这一点,平常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很重要。脑海中的视觉素材越多,表达起来就越轻松。

垃圾处理机器人 杨倬然 7岁

比如,画科学幻想类题材,如果孩子平常对仪表、机械、汽车、相机、电视、电脑、摄像头等工业产品和工厂车间的形象比较熟悉,那么他们在进行想象表达时就会更具体、更丰富。

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理解,引导他们围绕创作主题展开幻想,把素材组织到一起,就能让他们创作出具有想象力而又不失具体感受和细节的画面。

经过这样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孩子们的思维会不断活跃起来。事实上,孩童时期由于条条框框的束缚较少,也没有形成太多的惯性思维,孩子们大都具有丰富、自由的想象力,只是他们的想象比较散乱无序,我们要做的是帮他们激发和梳理,令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有效的表达和发展,使他们在绘画表达时更为主动和自由,表达的题材内容更为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