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八岁之前绘画学习的主体是孩子
2025年09月26日
在七八岁之前绘画学习的主体是孩子
孩子的美术学习,尤其是在七八岁之前,恰恰是不能过多去教的。也许你会说:“不用教的话,孩子能学会画画吗?不用教,还需要老师做什么?”
人的成长是先有感觉再有认知的过程,教知识是认知的过程,而认知需要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因此,孩子早期的学习过程应该先有充分的感知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定是主体,老师只能作为辅助者或陪伴者,而不能成为领跑者,应尽可能地少教多导。
“教”是指把所知的知识、技能或经验传授给他人。在这个过程中,被教者为客体,教者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被教者不具备的。“教”更多的是单向的教授或灌输。
武松打虎 李思佳 7岁
“导”,顾名思义,是引导、启发的意思,是把被导者已具备的某些潜能、天赋、想法等启发出来。这个过程中,被导者是主体,引导者起促进的作用,两者之间更多体现为互动的关系。
中国文字里的称谓很有深意,在大学里,把带硕士和博士生的教师称为导师。这个称谓不仅仅体现在职称上的高低,也体现了在教育方式上与教本科生有了本质的不同:导师不再教授太多具体的知识内容,更多时候采用辅导和启发的教学形式。很明显,这个阶段学生成为主体,导师是引导者和辅助者。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儿童阶段的美术老师的角色,更应该像大学里的研究生导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