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画出有较好艺术性的画

如何让孩子画出有较好艺术性的画

要保证儿童绘画具有较强的形式感和艺术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

1.一定要重视构图

构图的好坏往往是作品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儿童阶段的绘画,形式要高于内容。孩子对于构图往往没有意识,而在实践中我们的老师也经常不太重视对孩子构图的要求和引导,这样就导致孩子画出来的画过于随意。

2.注意画面的分割布局

病房 吴彦成 8岁

画面分割布局也是构图的一部分,同时更强调色块与线条对画面结构的作用,要安排好画面中几条大的基本线和重要色块的布局与呼应。

3.运用好画面的疏密关系

疏密关系是画面产生秩序美感的重要因素,古人用“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来强调疏密关系在画面布局中的重要性。

4.画面中要有轻重色块对比

一般来说,画面中都会有重色块,也会有浅色块,运用好轻重色块的衬托和呼应关系,会使画面更有视觉冲击感。

5.要有主要色彩(画面基调 )

要处理好画面中几个面积最大的色块的色彩对比与协调的关系,和谐的色彩能让画面更统一。

掩耳盗铃 刘均丞 7岁

6.注重画面中材料的运用

材料和肌理的丰富变化能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适当运用材料让画面更丰富、更动人。

7.向大师学习构图和布局画面

色彩写生 詹未瑄 9岁

油画写生 雷曦 11岁

大师的艺术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向大师学习是最有效的提升途径。尤其是现代派大师绘画中画面的构成、布局等形式语言很适合孩子借鉴学习。以写生为例,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如何针对儿童进行形式语言的引导。很多老师在指导儿童写生时都习惯于让孩子简单地照着一个或几个物体去描摹,在他们的概念里,写生就是让孩子把一个或几个物体的画像画准,而没有让孩子把这些东西画成一幅画的意识。没有画面的布局,缺少形象和节奏的变化,仅仅是画了几个物体,而没有上升到画一幅有艺术性的画面的高度。儿童的绘画写生中,单个形象的塑造并不重要,应该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如何整体布局好一幅有趣、有形式感的画面上。

一般来说,写生受客观物体的局限,不太容易用好形式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让孩子画一些复杂多样的物体组合,引导他们观察这些物体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强调对画面中线条、色块的提炼,强调他们对构图的安排和黑白灰以及疏密节奏的把握。

在具体物象的描绘上,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观察,肯定自由地表达,既要尊重客观物象带来的感受,又不要局限在物体客观的形象和颜色里,鼓励他们有自己的主动处理。

事实证明,不论画多么复杂的形象,孩子们自有他们的处理方法和智慧,在恰当的引导下,可以画出有趣完整、具有形式美感的画面。可见,重视形式语言在孩子绘画中的重要性,对培养孩子良好的画面感、审美感及自由率真的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