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考级就是系统地学绘画吗
很多孩子都喜欢画画,但大多是比较随意的涂鸦或对自己喜欢题材的单一表达。因此,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系统地学习绘画。
但是,对于系统地学习绘画,很多家长还比较茫然或者认知有误。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去培训机构学习,自然就是系统地学了;或者认为让孩子先临摹再写生,先学素描再学色彩,先画简单物体再画复杂形象,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就是系统地学习了。
很多培训机构对于“系统”的理解也是这样的,从他们的分级、分班的设置上也可以看出来:低龄阶段叫创意班,再往上是基础班、国画班、线描班、动漫班,再大一点儿是素描班、提高班、水粉油画班,等等。再联系到现在很火的各种儿童美术考级更是这样:一级和二级考儿童创意画,三级和四级考简单的物体线描,五级和六级考复杂点的物体线描,七级考素描石膏几何体或静物,八级考石膏像,九级考素描头像,等等。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设置似乎很有体系,一级一个台阶有条不紊地往深处学习。
但是,这些学习体系是以技术能力和材料掌握难度的进阶性作为目标和依据的。对于成人的美术学习来说,上述这种分级式的体系有合理之处。但对于儿童的美术学习来说,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孩子学美术应该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开发和培养过程。正确的学习方向应该是借助于绘画这一载体,从思维、想象、感受、观察、表达、审美等多个角度对孩子进行开发和培养。而这些方向并不是都能通过简单直观的表面效果呈现出来。我们只关注表面效果的话,只会陷入为画画而画画的狭窄胡同,使孩子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很多家长对孩子为什么要画画,画画的具体作用和意义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还停留在学画就是让孩子有一技之长这种认知上。因此,画面效果就成为他们判断孩子绘画学习的唯一标准。这种习惯性心态导致培训机构要保证孩子的每幅画出效果,以示这节课没白上,节节课见成果成了美术班的一大特色。如果这节课完成后,孩子没能拿出一幅完整的画,或者画得一塌糊涂,老师几乎是没法面对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