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彩
2025年09月26日
关于色彩
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中,色彩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到印象派诞生,色彩一直依附在以素描为基础的形象之上,我们看到从达·芬奇、拉斐尔一直到库尔贝、安格尔,众多古典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都是以坚实的形象造型为基础,色彩只是以固有色为主的罩染,不起主要作用,离开了形象,色彩就完全不存在了。
莫奈等印象派画家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始把色彩从对形象的依附中剥离出来,让色彩自己去说话,从他们的作品里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点。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画家刻意弱化形象的存在,强调色彩的独立作用,不过他们画面中的色彩还是根据客观世界强化后的色彩。紧随他们之后,高更、凡·高等后印象派画家又进一步推进了色彩的作用,他们画面中的色彩完全摆脱了客观世界的束缚,更加主观自由。
马蒂斯的作品
高更的作品
而康定斯基、德·库宁这些抽象派画家则将色彩彻底从对形象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不需要任何的形象,色彩本身就足够了。至此,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被完全释放出来,它既可以和客观形象结合,也可以自己独舞。
通过上面对美术史中色彩的发展的概述,我们可以从本质上理解色彩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探讨这些呢?因为这与儿童学习色彩有很紧密的联系。事实上,色彩体系在美术史上的发展完善,给了当代绘画丰富多元的选择。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学习都不应该是无源之水,都应该有科学的参照体系。
由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绘画中偏重理性的素描不适合年龄小的孩子学习,而孩子却天生能感性、自由地去使用色彩。色彩在印象派之后的发展特点,更适合作为儿童绘画的参照体系,而且其丰富性可以让具有不同年龄的孩子找到相应的参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