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绘画虽然看似是一个瞬间、局部的定格呈现,然而对六七岁前的孩子而言,绘画更多的是一种动态的呈现,它是一个表述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会伴随对之前形象的破坏,等孩子表述完成后,画面基本上就是杂乱的线条或色彩颜料了。
孩子们只在意他所表述的故事或想法,至于画面呈现的结果,他们是不关心的。所以,他们经常在画的过程中把老师认为画得很好的画面毫不犹豫地涂抹掉,以便进一步地往下叙述。有的孩子胡乱涂两下就告诉老师他画完了,老师让他继续画,他坚决不依从,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故事已经讲完了,没有必要再往下画了。而有的孩子,你觉得他画得很好了,不用再画了,可他却偏偏要继续添加更多的东西,因为他认为自己要讲的故事还没讲完,一定要讲完为止。当他讲完后,这幅画已经是黑乎乎、乱糟糟的一大片了。
怪兽 郭宇桐 5岁
东郭先生和狼 沐沐 4岁半
有一次,有个男孩在听了地道战的故事后画了这样一幅画:他在画面中间画了一条水平线,水平线下画了几个连在一起的圆洞,里面画了几个蚂蚁一样大的小人儿——藏在地道里面的八路军。他又在地平线上画了一棵树和小房子,树的旁边画了两个站着的小人儿,手里似乎端着枪,在另一边他画了两个躺在地上的小人儿。他告诉我,站着拿枪的是八路军,躺着的是日本鬼子。
我觉得他画得非常棒,尤其躺在地上的小人儿画得非常生动有趣。突然,他把那两个躺着的小人儿用橡皮擦掉了,又用铅笔胡乱画了一堆线条,我赶忙问他:“你刚才画得多好啊,干吗擦掉呢?现在画这些乱乱的线条,把整幅画都毁了!”
老鼠的家 徐若彤 5岁
他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那些杂乱的线条是表示手榴弹爆炸了,擦掉了躺着的小人是因为他们被炸死了!”
这就是孩子的思维,画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行为过程,在过程中只要把思维活动表述完成了,目的就达到了。至于画的结果是否是完整、漂亮的,他们根本不介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不是在画画,而是用画画的形式在说话,话说完了,画就画完了。
在这个阶段强求他们画出一些完整的,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形象实则是勉为其难、不切实际的。所以,要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绘画,你可以不用管他最后画的结果是什么,但一定要跟随他了解他画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想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