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艺

二、技艺

贸易最初涉及的是巫术和宗教物品、货币和手工艺品,而不是消费物品。工具、器具以及武器等都可以远距离流通。生产各种各样的箭头、箭、斧子的作坊,在欧洲遥远的史前时代已经出现。通过澳大利亚民族志,我们可以想象这些贸易如何运作,它赋予部落的威望。这种具有魔力的威望建立在对某种稀有物资和技艺的掌握上,这些原材料和技艺被用来制作各种工具。

社会之间有关技术的贸易发展到了这样一个程度,以至于今天最不幸的俄国农民还是不能维修哪怕是最简陋的工具,因为所有这些工具都是国外制造的,结果是不得不逐步恢复到最原始的农业。

但是这些贸易的方面还是没有技术的借鉴和传播重要,正常情况下,除非被剥夺了体力、意志和原材料,或是相反,受到偏见的限制,一个社会总会努力获得优越于别人的技术。这通常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军事方面,因为优越的武器保证了一个社会对邻居生杀予夺的权力。然而,多数时候,借鉴是一种追求自身利益的事,是对更好、更便捷生活的追寻。此种类型的经济压力,只有在陆地和海洋交通得到发展、通货出现和世界市场形成之后才会出现。由于无法预知的贫困可能随时降临,各国不得不紧追别国的步伐,达到同等的技术水平。但有意识地追求这个目标,还是在16世纪之后,在大规模贸易和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期间,尽管当时极端的保护主义措施也在发生作用。当国族之间为了那些能使国家致富的秘密展开争吵和斗争的时候,变化就发生了。我们可以说,那时到现在所有伟大的工业文明都已经发展出国际性的特点。“一战”之前,工业正处在标准化和平衡化的发展过程中,它向全世界扩张,并且随着扩张而多样化。在技术交流的过程中还伴随着产品交流强化的过程,两者相互依赖。由于全球范围的产品和原材料交换,一个世界范围的工业正处在被创造的过程中。

阿尔弗雷德·德·穆塞(Alfred de Musset)所嘲笑的“种满卷心菜的平原”之梦或多或少地变成了现实。我们反对国族主义者荒谬的保守观点,对技术借鉴以及由此增进的人类福利的重要性给予再高的评价也不为过。人类工业的历史确切地说就是文明的历史,反之亦然。工业技术的发明与传播一直是,而且将来也还是促成社会进步的基本进程,也就是说,是越来越广大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幸福的基础。正是技术在社会中的发展,带来了理性、感性和意志的发展。正是技术使得现代人成为最完美的动物。它就是古代悲剧中的普罗米修斯。明白了这一点,让我们重读埃斯库罗斯的伟大诗篇,技术使人类——在黑暗洞穴中流浪的小蚂蚁——成为看到他们没看到的、听到他们没听到的孩子,梦境的幻影模糊了他们感官的想象。正是技术产生了人类的平等和神的焦虑;毫无疑问,正是技术将把人类从精神和物质的危机中解救出来。人类已经将自己从苦难、危险和愚昧中拯救出来,因为他们驯化动物、栽培庄稼、改良土壤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由此成为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科学和工业让人类主宰命运,而不是臣服于它。人类是结束了天地之间的暴政、终结所有其他神灵的第三神祇。人类的共同遗产不仅在于土地和资本本身,更在于使它们产生成果的技艺,正是这种成果创造的财富使人性成为可能,而且这是一种国际性的文明化了的人性。

(舒瑜 译)

[1]莫斯:“国族”,载《社会学年鉴》(第三系列),7~68页(摘录一,37~41页;摘录二,49~54页),1953年第3卷。——英译者:Dominique Lussier

[2]法国中部一地区。——中译者

[3]“音乐学院”(conservatory)与“保守”(conservative)在字形上非常像。——中译者

[4]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毕生致力于歌剧的改革与创新,作品有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纽伦堡名歌手》以及歌剧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中译者

[5]传说中3世纪爱尔兰英雄和吟游诗人。——中译者

[6]古代冰岛两部著名文学作品集的合称。——中译者

[7]指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中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