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士之势力
2025年09月26日
6.教士之势力
教会之威权既巨,组织又复完备无伦,加以拥有巨资,均足以使教士为中古时代最有势力之阶级。天国之钥,若辈实司之,不得若辈之援助者,则无上登天国之望。教会有驱逐教徒于教会以外之权,其被逐者,不但被屏于教门,亦且不齿于社会。教会又有下令教士停止执行教务之权,使全城或全国之人民无有以宗教自慰之地。
而且当时唯有教士为曾受教育之人,故势力尤大。自西部罗马帝国瓦解以来,六七百年间,教士以外,存有研究学问之心者甚寡。即在十三世纪时,凡罪人欲自承为教士者,只须诵书一行以证明之;盖其时之法官,以为无论何人与教会无关者必不能读书者也。
因之中古时代所有之书籍,类皆出诸教士及修道士之手,而教士遂为知识、美术及文学之领袖。加以各国政府之公文及布告,端赖教士之手笔。教士与修道士无异君主之秘书。故教士中每有列席于政务会议,俨同国务大臣者;事实上,行政之责任,亦多由教士负之。
教会中之官职,无论何人均有充任之希望。教皇中颇有出身微贱者。故教会中之官吏有推陈出新之象,无世袭罔替之习。教会势力,历久不衰,良非偶然。
凡服务于教会之人“即无家室之累,教会即其国与家。教会之利害,即彼之利害。凡道德上、知识上及物质上之力量,在俗人之中,多为爱国心、自利心、顾全妻子心所分裂,而在教会之中则合之以求达其唯一公共之目的。此目的之成功,人人可望受其利,同时人人确有生活之资而无筹划将来之虑。”故教会之为物,无异“驻札于基督教国土中之军队。处处有哨兵,受极其严肃之训练,抱一种公共之目的,各个军士均有不可侵犯之甲胄,手执巨大之武器以杀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