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第二在位时代

4.威廉第二在位时代

威廉第二之即位 威廉第二既即位,俾斯麦之势力骤衰。盖德国宰相当先帝在位时代得威廉第一之信任,大权独揽,言听计从。新帝之为人则异是,深信君权神授之说。即位之始即宣言曰:“吾既人承吾祖之大统,吾将求助于万王之王。吾誓以吾祖为模范,为坚毅公平之君主,提倡忠孝及畏上帝,以和平为怀,援助贫困之人而为公平之保管者。”

俾斯麦之辞职 德国皇帝以青年而亲政,俾斯麦当然不能忍受。遂于一八九〇年三月中辞职。国民虽具爱戴之忱,而“铁相”(Iron Chancellor)已遂告归之志矣。俾斯麦既辞职,德国皇帝宣言曰:“吾所感之苦痛与丧吾之祖父同,然上帝所命吾人唯有忍受之,虽死可也。舵工责任加诸吾肩。船之方向未尝稍改,吾辈尚其开足汽力而前进!”

威廉第二对于社会主义之态度 新帝即位之始颇有与社会党人调和之倾向。一八七八年来俾斯麦所订压制社会党人之法律均于一八九〇年废止之。社会党人之运动遂复昔日之旧。新帝宣言彼将继其祖父之志以救济贫民为务。并谓彼对于工人困苦关切异常。然不久愤工人之非议政府渐改其常态,至谓社会民主党为“无异帝国及普鲁士之敌”。

德国之在远东 德国既实行其殖民政策,威廉第二亦置身于世界政潮之中。当一八九五年中日战争之后彼与俄罗斯、法国二国合阻日本之占据中国辽东半岛。二年以后德国人乃强占中国山东之胶州。

德国殖民政策之价值 德国之殖民地虽广,然得不偿失,初无价值之可言。所得诸地类皆不适宜于德国人之移居。非洲之殖民地尤劣。其地土人往往好勇很斗时有反侧之举动。当一九〇五年至一九〇六年间德国政府所用平定非洲土人叛乱之经费数达一千八百万元,而殖民地之进出口货合仅值银币四百万元而已。欧洲大战既起所有德国之殖民地乃丧失殆尽。

维新党及社会党之不满 德国中之反对政府者亦颇有人在。盖德国虽有成文宪法及民选之下院,然其政府之专制实冠西部之欧洲。政府中无责任内阁之制,人民非议政府者有被捕之虞。而且所谓下议院亦绝不足以代表真正之民意。议员之分配仍沿一八七一年之旧。其结果则如柏林一城虽有居民二百万人,应有议员之额二十,而事实上仅得其六。故社会党之选民虽多,而议员之人数卒不及保守党人之众。如一九〇七年之选举,社会党之选民得三百二十五万人而被选者仅四十三人,至于保守党之选民为数虽仅得一百五十万人而被选者竟达八十三人之多。至一九一二年时社会党被选之人数骤然增加,亦足见其势力之日大也。

德国无反对政府之巨党。唯有社会民主党时有反对武力主义及帝国主义之言论。然当一九一四年欧洲大战开始时社会党人之反对战争者实居少数,亦可见民族主义入人之深及国界打破之不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