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保护政策及殖民外交

3.德国之保护政策及殖民外交

德国实业之要求保护 俾斯麦一面保育工人,一面亦保护实业。德国既战胜法国建设帝国并得法国之巨款,国内实业因之大为兴起。新业发达一日千里。即就普鲁士一邦而论,一八七〇年时有合资公司四百十所,至一八七四年竟增至二千二百六十七。工资日增,工人之生活程度亦日高。然投机过度,不久而有反动之象。物价工资均渐低落,公司工厂之闭歇者日有所闻。于是制造家及农民群起要求政府之保护以免为外货所排挤。以为德国实业尚在幼稚时代,若政府不加意保护者则商业场中将无立足之地也。

德国之保护制度 一八七八年德国政府乃提出改良关税议案于国会。其要点有二:(一)以保护本国之制造品为目的。(二)凡德国所无之原料则减少其进口税。次年国会通过新税则。德国他日能成世界上最大实业国之一实造端于此。

非洲之殖民 德国制造家虽已得政府之保护,然尤以为未足。乃要求政府推广本国制造品之销场。俾斯麦初本轻视殖民地为无甚价值者,至是亦不得不谋伸其足于非洲矣。

多哥兰及喀麦隆 俾斯麦于一八八四年遣那哈提加尔(Gustav Nachtigal)博士赴非洲西岸一带实行其获得殖民地之计划。不久果得非洲多哥兰(Togoland)及喀麦隆(Kamerun)两地土酋之承认,均愿受德国之保护。两地面积合得二十万方英里。同年布勒门商人名吕得累次(Lüdoritz)者亦受俾斯麦之命树德国旗于非洲西岸之安格拉·佩揆那(Angra Pequena)地方,德国商人之经营此地者颇能尽力。不数年间德国政府将该地扩充之,计得三十二万方英里。名之为德属西南部非洲。欧洲人之居此者尚不及万五千人也。

德属东非 德属东部非洲面积尤广。一八八四年“德国殖民会”遣彼得斯(Karl Peters)博士赴该地调查一切。一八八八年向赞稷巴(Zanzibar)土酋租得一带狭长之地,长约六百英里。二年以后德国出二百万元之价购之。德国人经营颇力,德国政府并设农业试验场数处于此。

俾斯麦与三国同盟 俾斯麦于外交上极为活动。当德意志帝国统一时代俄罗斯为德国之益友。统一之后德国、俄罗斯、奥地利三国之皇帝互相携手以防法国之复仇。然在一八七八年奥地利因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中颇为得手,遂与俄罗斯决裂,俾斯麦乃助奥地利以攻俄罗斯,次年并与奥地利同盟。一八八二年意大利亦加入同盟之中即世称三国同盟者(Triple Alliance)是也。一九一四年夏日德国对奥地利之态度太形亲密,亦为欧洲大战近因之一。然战端既起,意大利竟脱离三国同盟而与德国、奥地利之敌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