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第八之叛离教皇

6.Henry第八之叛离教皇

英国王乃进而严谴英国全国之教士,宣言据英国旧日法律之规定,凡教皇代表不得英国王允许者,不得入国;今英国教士竟有服从教使Wolsey之事,违背国法,显而易见。然当日Wolsey之被派为教使,英国王本曾赞成。今日之言,可谓奇异之至。全国教士乃群集于Canterbury愿输巨款于王以赎其罪。王不允,谓非承认彼为英国教会之最高元首不可。教士不得已遵命而行;而且并议决以后不得国王之允许者不开宗教大会,不订规则。教士既俯首听命,英国王将来实行离婚时,遂不至再有人批评矣。

彼乃尽力嗾使国会声言行将断绝教皇自新任主教方面得来之收入。以为果能如此,则教皇Clement第七必将屈服于英国王。然此计不果行,英国王迫不及待,遂不待离婚而与Anne Boleyn私通。一五三三年国会通过上诉议案,规定凡上诉之讼案,均应在国内判决之,不得诉诸国外。王后Catherine至是遂无上诉于教皇之机会。不久英国王召集教会法院,宣布国王之前婚为无效,王后竟无如之何。国会亦宣言国王与Catherine之结婚为非法,与Anne Boleyn之结婚为合法。一五三三年,Anne Boleyn生女名Elizabeth,国会并议决国王去世,则以Elizabeth入承大统。

一五三四年英国国会通过《独尊议案》(Act of Supremacy)予国王以任命国内教士之权,而享昔日教皇所得之收入。宣言国王为“世上英国教会之唯一最高元首”,并享有一切宗教元首应享之权利。二年之后,凡英国之官吏—无论在教会中或在政府中者—均须宣誓不再服从罗马之教皇。不遵者以叛逆论罪。其时国中官吏颇有不愿遵行者,因之遂有极可怖之虐杀发生。

吾人于此宜注意者,即Henry第八并非真正之新教徒是也。彼虽因教皇Clement第七不允其离婚之故,有叛离罗马教皇之举,并强迫教士及国会承认其为宗教之首领。昔日英国君主亦尝有与教皇冲突之举,然从未有激烈如此者。英国王不久并没收寺院财产,以为寺院之为物,适足以堕落人类之道德,较无用尤恶。然此种行动,虽甚重要,而英国王始终不信新教领袖之主张。彼与当时人同,亦抱有怀疑新教之心,急于说明旧教之原理以免他人之反对。英国王曾颁发布告说明浸礼、忏悔礼及圣餐礼诸仪节之性质。并下翻译《圣经》之令。一五三九年新译之《圣经》出版,下令各区均须各备一册藏诸各区教堂之中,以备教徒随时参考之用。

英国王自没收寺院财产及金银珠宝之后,急欲证明其为纯正旧教徒。彼曾亲身审判信奉Zwingli主张之新教徒。并引据《圣经》以证明基督之血与肉,果然存在于仪节之中,乃定以死刑,用火焚而杀之。一五三九年,国会又通过法案曰六条者(Six Articles),宣言基督之血与肉果然存在于行圣餐礼时所用之面包与酒中;凡胆敢公然怀疑者,则以火焚之。至于其他五条即—俗人行圣餐礼时,仅食面包已足;教士不得婚娶;不娶之志愿永远遵守;私行圣餐礼之合法;自承之合法等—凡违背者,初次处以监禁及籍没财产之刑,第二次则缢杀之。此案通过以后,主教之被逐者二人,人民之因此丧命者亦不一而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