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拿破仑与第二次法兰西帝国

3.路易-拿破仑与第二次法兰西帝国

路易-拿破仑建设帝制之计划 路易-拿破仑既被选为总统,不久即有建设帝制之意。先着手于宪法之修改,任期自四年延长至十年。国务大臣多以亲友任之。与军队及官吏亦复多方交好以得其欢心。同时并巡行国内遍问民间疾苦。

一八五一年之政变 其时国民议会颇持异议。彼仍密谋实行政变之举。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一日之晚召密友数人赴宫中告以实行政变之计划。次日早晨巴黎城墙之上已满张总统之命令,宣布解散国会,复行普选,及举行新选举。

国民投票予总统以军政全权 最后并以下述之事提付国民公决之:“法国人民愿维持路易-拿破仑·波那帕脱之权力,并赋以改订宪法之权,而以十二月二日之布告为根据。”凡法国人年在二十一岁以上者均得可否之。据政府之报告则认可者七百七十四万人,反对者六十四万六千人,此种计数虽不可恃,然法国人之赞成政变实无疑义。昔日拿破仑第一之“立宪专制政体”(constitutional absolutism)于是复见。

一八五一年政变之和平 十二月四日巴黎虽稍有流血之迹,然此次革命之性质实甚和平。国内反对党之被逮者凡十万人。被逐者凡万人,而多数国民初无异议。工人则以主张一八四八年六月流血之政客至是无不失败亦复引为大快。

帝国之复现 至是法国总统大权独揽。任命官吏、提议法律、宣战、媾和诸大权无不在彼一人之手。事实上虽已与皇帝无异,然彼必欲并其名而得之。凡彼所到之处人民多向之呼“皇帝万岁!”益足以征民心之倾向。此种民情虽当日官吏有意造成,然拿破仑之名极足以激起人民向往之思使之具帝国中兴之望。一八五二年之冬路易-拿破仑在波尔多地方宣言彼信废止第二次共和政府之时机已至。上院议员多党于路易-拿破仑者至是议决劝进,称之为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十一月将劝进之议案提付国民公决之,卒以大多数通过。路易-拿破仑之梦想乃竟实现,而拿破仑之帝祚乃竟中兴。

拿破仑第三之专制 拿破仑第三在位十年实甚专制。宪法中名虽保存革命之原理,然不久即有废止出版自由之令。凡新闻纸或杂志之以讨论政治经济为事者非经政府之允许不得印行。而且政府官吏得任意封禁各种新闻纸。拿破仑第三虽允许教授之自由,然大学教员均需宣忠于皇帝之誓。并竭力限制历史及哲学等科之讲授。凡大学教授不得留胡,“以便除尽无政府主义遗迹之表示”。

法国之盛隆(一八五二年至一八七〇年) 政府虽甚专制,而法国之状况颇有家给人足之观。皇帝虽擅权,然颇具开明之想。利民之事不一而足。兴筑铁道,干线至是落成。巴黎城之美丽亦复日有进步。狭小道路无不变成广衢。一八五五年之展览会尤足以征明法国实业及科学之进步。各种进步虽不始于此时,而集其大成则实在帝国之日。而且至一八七〇年,又有改订宪法及建设责任内阁之举。假使无外患之交乘,则拿破仑第三名誉之隆在位之久正未可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