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特涅之失败

1.梅特涅之失败

一八四八年革命之主张较一七九三年之主张为广 梅特涅闻法国有二月之革命,大惧。宣言“今日之欧洲无异一七九三年之第二”。然五十年来,欧洲已经过极大之变化。当一八四八年时,《人权宣言》中之原理早已风行一时。如民主政治也,出版自由也,法律平等也,废除旧制也,皆当日新党中人之主张也。加以自拿破仑时代以来,民族精神日兴月盛颇足以激起反对旧制之情。而且自实业革命以来,大多数之人民皆现蠢动之象。为工人维护利益之著作家不一其人,在法国、英国二国尤著。故在一八四八年时,人类权利之外并有民族权利及工人权利之争矣。

一八四八年之革命遍及西欧各国 西部欧洲各国之新党鉴于法国二月革命之成功无不跃跃欲试。其在英国则有宪章党(Chartists)力争选举权之运动。至于瑞士则内乱方终,废一八一四年之宪法另以新者代之。然一八四八年之扰乱除法国外首推德国,盖受梅特涅之压制已四十年矣。

奥地利国内种族之复杂 欲知一八四八年之革命不能不先考奥地利国内种族之组织如何。维也纳以西至瑞士及巴威止为德国人所居之地。南部卡尼鄂拉(Carniola)、士的里亚(Styria)、克伦地亚(Carinthia)及伊斯的里亚(Istria)诸省类多斯拉夫种人。至于北部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诸省大都为捷克种人。与俄罗斯交界之处则有波兰人。至于匈牙利王国之内除居于多瑙河流域之马札几种人外,东南有罗马尼亚(Roumania)人,西南有哥罗西亚人。阿尔卑斯山外之伦巴底、威尼西亚王国,则纯属意大利人。就中以奥地利之德国人,匈牙利之马札儿种人,波希米亚之捷克种人及伦巴底与威尼西亚之意大利人为最有势力。

奥地利之政府 奥地利帝国之内皇帝统治于上,有任免官吏之权。立法、征税及国用均无须国民之同意。新闻纸、书籍、戏院、教员等无不受严密之监视,以防止新思想之输入。无政府护照者不得有出国旅行之举。故西部欧洲之思想无从输入奥地利,而梅特涅尝以奥地利各大学内无科学精神之发生为幸。贵族之享有特权依然如昔。教士之势力宏大与旧日同。不奉旧教者不得充任政府中之官吏。

匈牙利之贵族 匈牙利王国之政权纯在马札儿种贵族之手。虽有两院制之国会,然上院为贵族之机关,而下院则为地主所占有。马札儿种人虽不及全国人数之半,然其力足以压制哥罗西亚人、罗马尼亚人及斯洛伐克(Slovak)人而有余。其时国内亦颇有开明之新党。主张国会公开,国会议事录之印刷,国会会期每年一次之规定,赋税之平等,农民徭役之废除等。

噶苏士 政府中人莫不尽力以压抑新党为能事。关于改革之演讲录不得印刷。并因新党首领噶苏士(Kossuth)(一八〇二年至一八九四年)有传抄演讲稿之事逮捕而监禁之。噶苏士不久被释,乃设报馆于佩斯(Pesth)鼓吹匈牙利政治之改革及奥地利干涉之抵抗。力主废止封建之特权,引用陪审之制度,及修改苛虐之刑法等。伦巴底、威尼西亚之意大利人亦不满于当日之政府。奥地利在意大利方面之政权多操诸警察及法官之手,凡有主张意大利人之权利者无不任意逮捕而监禁之。关税制度纯在增加帝国之府库,摧残意大利之工业。国内要塞无不有奥地利之军队屯驻其中以为平乱之用。

维也纳之三月革命 故法国二月革命之事起,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及意大利之人民莫不蠢动,以倾覆梅特涅之制度为目的。一八四八年三月十三日维也纳城中之学生成群结队以向地方议事厅而进,市民附和追随者颇众。人数既增,乃有填筑壁垒实行巷战之举。与“梅特涅俱亡”之呼声传入宫内。梅特涅知革命之端既开,声势汹汹已不可复遏,乃有辞职之举。遂遁走英国。威灵敦公欢迎之。梅特涅既遁,奥地利皇帝乃下令改组内阁,着手于宪法之编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