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非洲殖民地

4.非洲殖民地

南非方面英荷之战 英国人侵略非洲之中心有二:一在极南之好望角,一在极北之埃及。英国人在埃及方面之发展后当再详。至于海角殖民地(Cape Colony)则当拿破仑战争时代英国人已自荷兰人手中夺来。至一八一四年维也纳会议承认该地永属于英国。是时海角殖民地中有欧洲人二万五千,大部皆荷兰人。十九世纪以来虽有英国人移入其地。然大部至今仍属荷兰人之苗裔。此地之荷兰人强壮而顽固。性质虽和平,然极不愿受他人之干涉。英国人既得其地,遂着手于改良地方政府及司法机关,强迫人民适用英语。至一八三三年并废奴制。

荷兰农民之北徙 荷兰在南非洲之农民世称为部耳(Boer)者因不堪英国人之虐待于一八三六年至一八三八年间移往北部内地者凡万人,渡奥伦治河(Orange)向东北以建设殖民地。自后荷兰农民再向东、北两方而进占纳塔耳(Natal)及脱兰斯瓦尔(Transvaal)诸地。是时该地草莱未辟,无人注意,故荷兰农民颇有自由发展之乐。

英人侵占纳塔耳及奥伦治河殖民地 然纳塔耳为滨海之区,英国人极不欲有敌国之在其侧。故英国人遣兵入占德尔班(Durban)。一八四二年英国兵与荷兰人战而败之,荷兰人恨英国人益甚。英国人殊不顾。六年之后英国人夺荷兰农民所建之奥伦治河殖民地。

英人承认脱兰斯瓦尔殖民地之独立 荷兰农民至是又再向北走。渡瓦尔河(Vaal)而建脱兰斯瓦尔(Transvaal)殖民地。英国人以为该地多系荒芜之区,仅足供畜牧之用,故绝无兼并之意。乃于一八五二年与该殖民地订约承认脱兰斯瓦尔地方之独立,维持其“自治之权利,英国政府断不加以干涉”。二年以后英国人并承认奥伦治自由国(即昔日之奥伦治河殖民地)之独立。

英人兼并脱兰斯瓦尔共和国 荷兰人之在脱兰斯瓦尔地方生活朴野,既无政府亦无欲望。与其地之土人常起争执。英国人遂借口荷兰农民之举动未免扰乱英国属地之和平于一八七七年入占脱兰斯瓦尔共和国。英国人此种举动荷兰农民实不能堪,乃于一八八〇年叛。次年在马朱巴山(Majuha)地方歼灭英国军队之一部分。

葛拉德士吞再允荷兰农民之独立 是时英国国内葛拉德士吞秉政。不顾主张帝国主义者之要求报复竟允荷兰农民之独立。彼与脱兰斯瓦尔之临时政府缔结条约许其自治,唯须承认英国女王为元首;外交上亦须受英国人之监督。荷兰农民以为此约并非出于英国人之大量,实为武力所迫而来,故决意非得完全独立不可。一八八四年果得再与英国订约,除外交仍受英国人监督外,英国承认脱兰斯瓦尔为自由独立之国家。

脱兰斯瓦尔金矿之发见 不意次年(一八八五年)脱兰斯瓦尔南部忽有金矿之发见。昔日人所唾弃之地至是一变而为极有价值之区。于是开矿者投机者趋之若鹜,不久而人口竟增至三倍。外人之数日增,荷兰农民之数相形见绌。荷兰农民遂设法以阻止外人之入籍或获得公权。

英人在脱兰斯瓦尔者之反抗 英国人在脱兰斯瓦尔者乃提出抗议。略言地瘠人稀之区能一变而为富庶之地者英国人之力也;几濒破产之政府经济忽然充裕者英国人之力也;该地之盛衰既与英国人有切肤之关系,则英国人当然应享参政之权利。英国人曾欲设法修改脱兰斯瓦尔之宪法,终归失败,乃于一八九五年谋叛。

哲麦孙侵掠 此次脱兰斯瓦尔地方英国人之谋叛,罗德斯(Cecil Rhodes)实提倡之。彼盖海角殖民地之总理而且兼英属南非洲公司之总裁。相传彼并受英国政府中人之指使。一八九五年公司经理哲麦孙(Jameson)博士颇欲实行罗德斯之计划,乃率公司中之军队向脱兰斯瓦尔而进,以冀在约罕涅斯堡(Johannesburg)地方之英国人之响应。不意事机不密,所有叛徒均为荷兰农民所虏。

总统克律革不愿与英人言和 此次“哲麦孙之侵掠”适足以增加英国人与荷兰农民间之恶感。而荷兰农民亦得借口自卫大购军械。脱兰斯瓦尔共和国之总统克律革(Paul Kruger)极不愿与英国人言和。其时彼之势力极大,绝不顾外人之要求,而且与南方奥伦治自由国订攻守同盟之约。

荷兰农民之战 英国人至是宣言荷兰农民之居心在于侵占南非洲之英国人殖民地。而荷兰农民则谓英国人之言无非欲借此为兼并荷兰农民所建设之两共和国之口实。一八九九年脱兰斯瓦尔与奥伦治自由国竟与英国宣战。荷兰农民战争殊力,而英国人之战略殊不得法。英国人中颇有以与荷兰农民战争为耻者,而其他诸国人—德国人尤甚—亦多表同情于荷兰农民。然他国迄无起而干涉者。英国人始败终胜,卒兼并二共和国为己有。

南非联邦之成立 英国人既得有南部非洲之地,统治有方,与其他诸殖民地同亦予以自治之权利。一九一〇年英国国会议决建设南非洲联邦(South African Union),一仿加拿大与澳洲之例。联邦中包有海角殖民地、纳塔耳及二共和国—奥伦治自由国及脱兰斯瓦尔。联邦之元首以英王所遣之代表充之,并有国会一。当一九一四年欧洲大战开始时,德国颇望南非洲荷兰农民之起叛。不意联邦总理波塔(Botha)将军十五年前本为荷兰农民之军官,不但平定一部分荷兰人之叛乱,而且征服德国所属之西南部非洲领土。同时英国所属之南非洲军队又侵入德国所领之东非洲,并遣兵入欧洲大陆以助战。此盖英国人给予殖民地以自由及自治之效果云。

其他英属非洲领土 此外英国人在非洲并有黑人所属广大领土三处。在海角殖民地之北者有伯楚阿那兰(Bechuanaland)保护国,其土人性情和平。在伯楚阿那兰及脱兰斯瓦尔之外者又有洛谛西亚(Rhodesia)一区,于一八八八年及一八九八年为英属南非洲公司所兼并,卒成英国之保护国。在非洲东岸者向内地至尼罗河源诸大湖止有英国所属之东非洲领土。此地为自南北上苏丹及埃及之要区,故形势上极为重要。

此外英国人又于一八八四年在巴布厄尔曼得(Bab-el-Mand)湾上得索马利兰(Somaliland)之地。在非洲西岸者英国人之势力中心有五:即冈比亚(Cambia)、塞拉勒窝内(Sierra Leone)、黄金海岸、拉哥斯(Lagos)及奈机立亚(Nigeria)是也。昔日凡此诸地皆系英国人贩卖黑奴之要埠,至今则英国人颇能尽力于开化土人,修明政治以自赎前愆焉。

南非洲之铁道不一而足。其一自海角城北上而至洛谛西亚之边境。英国人曾有建筑自海角至开罗(Cairo)铁道之计划。然西北有比利时之刚果自由国,东北有德国所属之东非洲,英国人之计划因之被阻。然自一九一四年以来南非洲荷兰农民有战胜南非洲德国人之举。故英国人建筑直贯非洲铁道之计划颇有实现之希望。大战告终,德国所领之东部非洲委任英国管理之,德国所领之西南部非洲则交诸南非洲联邦管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