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ther与古文学者之关系
Luther既自承为革命者,其他改革家之与其同调者渐多。彼于Leipsic辩论以前,本已有热心之同志,在Wittenberg及Nuremberg城中者尤多。Luther与古文学者又似系天然之同志。古文学者或不谙Luther之宗教上主张,然若辈知彼已开始攻击旧派中之神学家,而神学家只知崇拜Aristotle,本为古文学者所不喜。而且Luther与古文学者同,极了然于教会之流弊,彼虽为Wittenberg寺之住持,亦竟怀疑托钵僧之行为。故昔日保护Reuchlin之人,至是均群起以援助Luther,每致书以奖励之。Luther之著作亦由Basel地方之印刷Erasmus著作者代为出版,发行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诸国。
然当日之文学巨子Erasmus不愿参与其争执。彼谓彼未尝读过十二页以上之Luther著作。彼虽承认“就现状而论,罗马高级牧师之王政,为基督教国之疫病”,然彼以为直接攻击教皇,必无结果。彼以为Luther应稍加审慎,待人类开明之后,则其谬见定能自然消灭云。
Erasmus以为人类能进步者也;培养之,扩充其智识,则彼必能渐渐改良。至于Luther则以人类为完全腐败者,不能存一善心或行一善事者。其意志为恶性所役,其唯一希望在于自承绝对无改良一己之能力,并一心依赖上帝之仁慈。人类之得救,在于信仰,不在于行为。Erasmus愿静待时机,以至人人均愿改革教会时为止。至于Luther则以教会之为物,主张人类依赖善行,其结果适足以破坏灵魂而已。故此种机关,不能再容其存在。二人均知彼此之意见断难相容,其初尚互相尊重,后来则意见相左,争持甚烈,遂伤感情。Erasmus宣言Luther既藐视善行,又以为人类无为善之能力,皆足使其同志有不顾行为之态度;Luther之主张果行,则基督教徒均将变为鲁莽灭裂之人,途中遇Luther亦将不免冠示敬矣。
至于Ulrich von Hutten则以Luther为德国之爱国志士,能反抗罗马教皇之专制、阴谋及压迫。彼谓“吾人其起而维护吾人之自由,解放久为奴隶之母国矣。上帝必助吾辈,如上帝而助吾辈,又谁能反对吾辈耶”?Hutten并激起其他骑士之感情,故骑士中颇有愿保护Luther以防教士之袭击,并请Luther藏身于其城堡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