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上之竞争帝国主义传道教士
外国市场之竞争 自实业革命以来欧洲之生产力日大;自运输便利以后货物之分配日便。凡此诸端合而产出国外市场之激烈竞争。亚非二洲人民之无力自卫者其领土几皆为欧洲各国所占领。而欧洲之商业观念亦遂流入中国与日本,轮船往来铁道建筑正与欧洲无异。同时欧美两洲之资本家每投资于退化之国家,以兴筑其铁道与发展其矿产,殖民与传播文化之事业益为促进。仅英国一国投资于外国者已约有二十万万元之巨;俄罗斯实业上之资本属外国者得五分之一;中国之铁道亦多用外国之资本造成。至于南美洲巴西,倍诺斯爱勒与法尔巴来索(Valparaiso)之银行多有德国之资本,足以激起实业之振兴与铁道之建筑。
帝国主义 欧洲诸强国之外交及商业政策类皆以二种大力为根据,即工厂之要求市场与资本之要求投资机会是也。欧洲各国之盛行“帝国主义”(imperialism)其原因亦在于此。所谓帝国主义为一种增加领地之政策,其目的在于监督其地之出产,垄断其商业,并投资其地以发展其天产。有时此种主义取一种武力合并之形式,如美国之强占夏威夷(Hawaii)群岛与德国之强占多哥兰(Togoland)即其著例。有时亦取一种划分“势力范围”之形式,为将来实行占领之预备。有时所谓帝国主义者在于获得弱国之租借地,如欧洲人之在中国,与美国人之在墨西哥是也。
传教事业为帝国主义之实行者 帝国主义之实行基督教之传道教士每为其先驱。基督教徒中颇有服从《圣经》中之言者:“尔其入于世界,布福音于万物。”欧洲人一旦知有新地,传道教士每与商民及军士连袂以趋之。当美洲及东航之道发见以后芳济与多明我两派之托钵僧冒险以赴之,以传道为事。至一五四〇年间并有耶稣会中人传道甚力。
旧教徒之传道事业 一六二二年罗马旧教教会有组织规模宏大之传道机关之举,其机关至今尚存,名曰信仰宣传部(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其总部设在罗马城中,内有红衣主教二十九人。设有专门学校以训练传道教士及学习各种应需之语言文字。土耳其、波斯、亚拉伯、印度、暹罗、安南、马来半岛、中国、高丽、日本、非洲及太平洋中之坡里内西亚(Polynesia)诸地,旧教信徒以百万计也。
新教徒之传道事业 宗教改革以后新教徒对于传道事业并不热心。荷兰人于一六〇二年始实行传道于南洋群岛;英国人亦曾注意及此。新教徒所组织之传道机关以一六九五年英国教会所创设之“提倡基督教知识社”(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Christian Knowledge)为最早。至十八世纪监理会与浸礼会二派之教徒有合力传道之举。美国传道国外之事业始于一八一〇年。是年有“美洲外国传道部”(American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s)之组织。不久美国各派教徒各有传道部之组织,其传道事业之盛及其力量之厚竟能与欧洲相埒。圣经会亦专心于翻译基督教之《圣经》为各国文,传布甚广。
传道事业与文化 传道教士不但将基督教宣传于世,亦能并将科学观念与近世发明远播他国。向无文字之民族教士每发明字母以启发之。破除迷信,消灭食人之习,并有功于女子地位之提高。同时亦有建设医院及学校者。教士之探险及调查大足以增加吾人对于世界及其居民之知识。所制地图及科学报告亦颇有精美者。
传道事业与欧洲势力之扩充 然传道教士中亦每有绝不明了各国之文明者,对于中国、日本、印度每痛骂其习惯之不良与成见之非是。攻击太过,反激起不信基督教者之仇恨。教士之被虐及被杀者时有所闻,非无因也。
仇杀结果每引起各国政府之武力干涉,而各国政府亦每假保护教士之名以实行其侵略土地之实,中国之租借地与势力范围即其最著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