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德国人之不满于教士
德国人民之不满意于罗马教皇,以中古爱情诗人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之诗篇所表示者为最显著。彼于Luther出世前三百年已宣言教皇戏弄愚钝之德国人。“所有若辈之财产,均将为吾所有,若辈之银源源流入吾之柜中;若辈之牧师食鸡而饮酒,而愚钝之俗人则任其斋戒。”以后德国之著作家,亦每表示同样之情绪。对于教会管理财政之不满,在德国尤为显著。德国之高级教士如Mayence,Treves,Cologne及Saizburg等地之大主教,凡被选授职以后,即须纳金币(guldens)一万枚于教皇;若辈收受领带时,亦须纳以巨款。罗马教皇并享有任命教士之权利,而每派意大利人充任之,仅抱享用收入之心,初无实行职务之意。而且有时以一人而兼教会中之数职,例如当十六世纪初年,Mayence之大主教同时兼任Magdeburg之大主教及Halberstadt之主教。有时以一人而兼职至二十余处之多。
吾人试读十六世纪初年之著作,即知当日德国人之不满意于教会者,不一而足。上自君主,下至农夫,莫不以为受教士之欺弄,痛骂教士之不德与无能。某著作家曾谓青年之人,凡无人敢以一牛信托之者,即可以充任牧师。至于托钵僧—如Francis派、Dominic派及Augustine派—虽较教士为能负宗教上之职务,然亦为大众所藐视。唯他日改革宗教之领袖,则实系Augustine派之托钵僧也。
当时人抱有叛离教会或推翻教皇权力之心者为数甚少。德国人所希望者,金钱不再流入于罗马,教士须公平正直而已。然著作家中有Ulrich von Hutten其人者,当Luther开始攻击教会之日,正宣传其宗教革命之主张也。
Hutten(一四八八年至一五二三年)为骑士之子,家甚贫,幼年时代即不愿居于城堡之中,决意入大学研究古代之文学。为增加学识起见,曾南游意大利,目睹教皇及意大利教士之腐败,甚为不满,以为若辈实为压制德国人民之人。当《微人信札》(Letters of Obscure Men)出世时,彼读之喜极,乃著信札以续之,以讥刺当日之神学家。不久彼并用德国文著书,以便国人之诵习。后之著作中,有攻击教皇之论文,谓彼目睹教皇Leo第十之如何使用德国人所纳之金钱。一部分给诸亲友,一部分维持宫廷,一部分则给予骄奢淫逸之近侍。
德国当日之状况,既如上述,故Luther 一旦有攻击教会之举,即如春雷怒发,无远弗届。盖德国全国之人民,均抱有不满教会之心与改革教会之望。各阶级中人之希望虽各不相同,然其对于宗教改良之举,则初无异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