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发生的四个原因

羞怯发生的四个原因

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理想的性格恰与羞怯相反,要非常的外向,并且不是那么敏感。不过事实是,几乎没有人能做到理想状态。因此,40%的人(包括很多非高度敏感者和很多高度敏感者在内)都认为自己是羞怯的人。

你有时会感到羞怯的一个原因是,你想拥有非常外向的理想性格,而这种性格几乎没人认为自己能完美拥有。第二个羞怯的原因可能是,童年时期未得到充分的关爱,过得不好。我发现羞怯跟抑郁、焦虑一样,相比童年生活同样不幸福的非高度敏感者,高度敏感者成年后更容易成为羞怯的人。你可以想想在第四章开头读到的梅根·古纳尔的研究,以及她提出的三种依恋类型,便能看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人更害怕遇到陌生人,也更害怕被评判;不安全型依恋的高度敏感者更易因过度兴奋而分泌更多的皮质醇,这使他们在尽力“表现”得善于交际时,又出现了额外的问题。具体来说,焦虑-矛盾型高度敏感者会表现得很想靠自己来应对社交场合,所以在社交场合与人见面时,他们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兴奋度。回避型高度敏感者也许会以过度刺激为理由为自己辩解,而选择离开社交场合,并且表现得好像与人交往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这必然会让他们没有朋友。然而他们私下里可能会不开心,或者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毕竟,我们都是“社会人”。

第三个原因是经过研究得出的事实——痛苦的社交经历是导致羞怯的一个常见原因,而这种经历经常发生在青春期。很多人都能回忆起自己变得羞怯的那个瞬间,而这些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人可能是高度敏感者。最后一个原因,我将其称为“无意识羞怯”(也即不知不觉间变得羞怯)。社交场合会让我们高度敏感者接收到过多刺激,然后过度兴奋,所以我们在那些场合下既不聪明,也不是社交能手。如果我们不知道过度刺激是导致我们羞怯的一个原因(通常只是一个吵闹或者刺激源很多的环境),那么下次面对这种场合时,我们会更紧张,表现得更坏,再下次甚至会害怕。慢慢地,我们开始避免这种场合,由于社交技能渐渐生疏,我们在这种场合中会更加不舒服。我们自己以及其他人也会开始全面评判我们“很害羞”,或者“回避社交场合”,或者“社交恐惧”。

在这四种情况中,敏感在你的羞怯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甚至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下面是我针对高度敏感者的“羞怯”困扰而提出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