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精神』
第十章 解读『精神』
你终于读到这一章了。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希望这本书能有第十二章——其中一章可以谈谈关于精神的问题。不过谈灵魂和精神需要基础,希望你们读到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精神基础。也就是说,这本书一直做的都是精神上的指导工作。
我从研究中得出结论:高度敏感者在与精神世界的联系方面很有天赋。当我为写《天生敏感》一书首次采访高度敏感者时,他们总是想要告诉我他们的精神生活。自此之后,他们对精神的强烈兴趣也在问卷上表现出来。在一大群高度敏感者中,我通常会感受到一种宁静。这种宁静对我而言不仅仅只是没有噪音,它更像是一种神圣空间。
最近的研究表明,精神性(即对精神感兴趣、喜欢祈祷或者冥想,以及思考生命的意义,等等)在某种程度上是遗传的。如果研究人员进行了敏感测试的话,我笃定他们会发现敏感与精神之间有共通之处,或者说它们具有相同的遗传特质,抑或敏感是精神世界产生的原因。
我是这么认为的:当人类首次尝试理解死亡时,那些思考问题更深入的人(也就是高度敏感者)对死亡的思考也更为细致。他们想要弄清死亡之后人的生命去向哪里,精神会去往何方。他们想要知道风、雨、星辰是否与人的精神相关,以及是否是死者的灵魂让人们做了与死者相关的梦。这些深入思考的人(即高度敏感者)更可能会想出用祈祷和仪式来帮助逝者归西,并创造出冥想、瑜伽之类方法来帮助活着的人为迎接死亡做好准备。当然后来宗教开始负责解决这些问题,但高度敏感者也的确先于宗教思考这些问题。
然而,由于大多数现代文化都采用科学的或者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些事物,因此那些精神天赋欠佳的人往往会自视更好。他们更倾向于认为精神利益并不重要,甚至把这些视为软弱或迷信的标志。我们高度敏感者有时也同意这些观点。当然了,当这些没有精神天赋的人在即将死亡的时候,往往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并开始对精神世界感兴趣。这也是武士国王(通常是非高度敏感者)身边一直要有道德参谋(通常是高度敏感者)的原因之一。因此,如果你要是有精神或者哲学方面的天赋的话,请引以为豪吧!(如果你仔细思考之后得出自己是无神论者的结论,那么也非常具有高度敏感者的特征。)
当我思索高度敏感者的精神深度的时候,我有些茫然了。我很难说出它具体需要做些什么,因此我在这里也只是提及了一些皮毛。当然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精神领域,我也不再以科学研究为基础进行写作,因为很难对生活的精神层面进行研究,它们往往来自经验层面。我是从许多高度敏感者(包括我自己)的经历为基础来着手写作的。
我们将从梦境入手,因为在许多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梦是连结精神世界与我们的纽带。而且就我自身的经历来看,很难反驳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