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小组成立失败的原因
我在帮助或者促进讨论组成立方面有很多经验,所以我知道即便是对我这种极度内向的高度敏感者来说,讨论组都是有益的。我了解很多有关讨论组的事情,也包含那些让高度敏感者失望,甚至受到伤害的事情。因此,我对每一个讨论组的潜力都满怀憧憬,也对每一个讨论组(哪怕其成立与我并无关系)进行力所能及的指导。
在我从事与高度敏感者有关的工作之初,我确实曾鼓励成立讨论组。有些是别人建立的,有些是我自己组织的。但很多讨论组在成立后没有协调者,因此维持的时间很短,而且让人很失望,有的甚至让组内成员更敏感。我自己无法同时协调多个讨论组,也无法确认那么多协调者的资质,所以我最后决定,我不再仅凭一腔热血帮助人们成立讨论组,除非我能为大家提供成立小组所需的有关领导力的指导。所以,我现在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我想让高度敏感者加入讨论组,但是又不太鼓励他们自己去组织。
不成功的讨论组通常有两个问题:
1. 讨论组成立之初或者成立后有新成员加入时,没有专业人士对成员把关。包括高度敏感者在内的一些人其实并不合适加入这种非治疗性质的讨论组。这些人可能是处于生活中压力极大的一段时期,可能需要学会更多的社交技巧,也可能需要一些有针对性的治疗。他们可能非常迫切地想要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要被爱,想要掌控,想要专注,或者只是想得到帮助,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加入讨论组,因为这里的人能比旁人更理解他们。他们甚至有可能自己组织讨论组。不过讨论组成立之后他们就会大肆用它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让讨论组失去了本来意义。而其他成员又很难终止讨论组,毕竟谁都不想做坏人。
我知道你现在在想什么。你肯定在想:“换做是我会怎么做?如果我非常需要加入一个讨论组,或者我在讨论组中非常‘无所谓’呢?”这确实是个好问题。如果你感到非常抑郁、焦虑,或者此时此刻找不到倾诉的地方,那么最好不要加入这种非治疗性质的小组。相反,你应该去寻求专业帮助。当然,如果你觉得加入这样一个小组对你有好处,那就加入,否则,何苦自寻烦恼?只是你要注意,一旦加入这种小组,那就要平衡好你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因为它就像一个大家庭。坦白讲,讨论组的问题通常出在那些不够了解自己或者对加入这种小组心存疑虑的人身上。一旦加入,他们就会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
2. 讨论组成员会因为缺乏共同点而感到无聊,或者出现分歧。大部分互助组都集中于一个问题或者一种经历,比如疾病、对某些东西成瘾、家庭暴力或者童年时被虐待。大家都有共同的经历,或者大家的经历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高度敏感者的神经系统相似,都需要面对容易过度兴奋的问题。不过在神经系统之外,大家的性格、背景、个人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都各不相同。当大家开始把自己在“外部世界”遇到的问题带到小组内,问题就会五花八门,以至于提建议和共情在这里都不太成功。提出问题的人得到的帮助有限,而其他人也会因为问题与自己无关而感到无聊。
根据以上两个问题,我开始考虑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