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一位心理医生

如何选择一位心理医生

很多人来信说,想要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心理医生的信息,而我在这本书中也多次推荐心理治疗。事实上,我推荐给你们的都是精心选择的,我也愿意给大家一个推荐名单,并希望大家在决定之前把我推荐的人都确认一遍,看是否适合自己。至于如何决定,这是一个过程。我有几个建议步骤,大家要一步步来,确保没有遗漏步骤。

你要清楚这个决定对你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你选择的这个人会进入你的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医生在训练、治疗方法、性格以及最重要的道德问题(这些大部分都会归于“保持合适的界限”)方面与牙医或临床医生有很大的不同。你需要在见过几位心理医生后再决定接受哪位医生的治疗。不要在电话本上看到第一个名字就打电话。

你见的心理医生必须要有执照。执照不能保证一切,而且可能有很多没有执照的心理医生也能做得很好(虽然有执照许可法,但人们总是从中寻找漏洞)。尽管如此,你最好还是有点好奇心,问问对方为什么没有拿到执照。如果你不确定对方是否有执照,那就要求看对方的执照,并与执照注册机构公布的名字做核对。

查清你的保险覆盖范围,阅读保险单上的小字印刷条款。一般来说,你的保险中会覆盖一些精神疾病,但是一旦涉及到健康维护组织(编者注: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简称为HMO,是指一种在收取固定预付费用后,为特定地区主动参保人群提供全面医疗服务的体系),事情就会变得相当怪异。你可能要过一个筛查,告诉筛查人员你的所有问题。你必须要想清楚是否想让自己的事情广为流传,因为一旦说出来,后续会发生什么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保险对治疗疗程也有所限制,也就是说,即便更长时间的治疗对你更有效,但你的治疗时间还是会根据保险中的限制来安排。你要确认如果治疗时间超过了保险覆盖时间,你的心理医生会如何收费。

问问你的朋友或专业人士有没有熟识的心理医生,申请转诊,尤其关注那些能告诉你接受他的治疗会是什么状况的医生。不过,不要跟你朋友接受同一位心理医生的治疗,除非你所在的镇太小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并且如果朋友或者亲戚是心理医生的话,显然最好不要接受他们的治疗)。不要跟伴侣接受同一位心理医生的治疗(如果有心理医生建议这么做,最好要警惕)。还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别人给你推荐而基于任何微妙的责任心去接受某位心理医生的治疗。

给你敬重的专业机构或者学校打电话,询问他们的成员、毕业生或者实习医生。如果你倾向于诸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完形疗法或者沟通分析疗法等特定的方法,那就联系教这种课的人。(比如,试着打给当地的荣格学院或者荣格分析学会——详情请参阅参考文献,见第385页。)

有了一个名单之后,你要至少打给两到三位心理医生,确认他们是否有跟你时间相符的档期,看你到那里是否方便(如果需要长距离开车那就要慎重考虑一下——因为接下来你要日复一日地开这么久的车去那里),还要看看你是否能负担得起治疗费。他们可能会先了解你的需求,然后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来收费。不过,最忙的(通常也是最贵的)心理医生一般不会为某个人单独减少收费(后面会有更多关于收费的内容)。最好不要通过电话确认更多的详细信息,除非对方也愿意这么做。大多数心理医生都认为双方需要见个面,病人确认是否接受这位心理医生的治疗,而心理医生也要确认自己是否接收这位病人。所以安排一次见面会更好。

不要为了省钱而让没有执照或者没怎么接受过培训的心理医生给你治疗。你在这里省了钱,会在其他方面付出更多。要找就找最好的。只要你不对他们的帮助表现得理所应当,并尊重他们以此为谋生手段的需求(他们确实会赚取高额治疗费——因为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最好的心理医生往往会被病人对心理治疗的热切渴望所感动。你要表明自己所能支付的价格范围,同时也问问对方是否有费用减少的范畴,或者有没有低收费名额(有些心理医生会提供公众服务),如果没有,那就问问对方知不知道哪位心理医生目前有这种名额。大多数心理医生都会知道哪里有实习医生、低收费的诊所或者培训实习医生的学校。打给学校和专业机构(见上文),询问他们是否有了解的实习医生或者其他收费低的名额。实习医生也许缺乏经验,但是他们有热情并且了解最新的心理治疗研究成果。

心理医生要想拿到最高等级的执照,往往需要数千小时的经验积累,并且受到良好的监管。尽管他给你的意见可能也给过别人,但那是真正的专家意见。试着找一位打算开私人心理咨询室的医生,并光顾他的咨询室。(通常他们会把你的费用压低。)

在第一次治疗时就做好付钱的准备(虽然很多心理医生不会在第一次时就收钱)并且提前知道费用。高度敏感者不该在一天内跟两位心理医生见面——这种治疗需要你付出全部精力,所以到了第二次的时候你看起来反应就有些迟钝,因为你那时的状态确实是有些迟钝。

第一次治疗时提出最困扰你的问题,看你选择的这位心理医生是否能提出有益的想法。如果你想做梦境分析,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最近做过的、重现的或者困扰你的梦境。

不管你需要怎样的帮助,都可以问对方帮助你的计划。心理医生也会想问你一些问题,不过这次治疗你至少要拿出一半时间来谈谈心中的疑惑,并评判对方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

跟对方谈及你的敏感和《天生敏感》这本书。你要确认对方对这个概念是否理解,因为这对你很重要。虽然其他因素也很重要,但其实你可能会想与一位高度敏感的心理医生相处(我就是这样)。我以前总希望心理医生们都是高度敏感者,但他们不是。

除了希望对方是高度敏感者,你还会希望他善良且富有同情心——心理医生会有这样的培训。如果你选择的这位不是这样,那就不要再去第二次了。我们假设这种同情是心理医生赠予你的礼物,那么你在这次治疗中收获了什么呢?你有充分参与这次治疗并且期待第二次吗?

如果心理医生让你配合他的工作,阻止你与其他待选的心理医生见面,或者有任何地方让你觉得他们的要求会不利于你的治疗(比如他们把你看作自己辉煌故事的听众,或者想让你对他们的才华印象深刻),那就另择高明。

与几位心理医生见过面后,暂停几天来整理思绪(否则最后一位心理医生会给你最深刻的印象)。你对每位心理医生有何印象?不要忽略自己对细节(如办公室)的反应——这些细节才能更多地反映出真实的对方。

注意你的精神对每位心理医生的反应及其在梦中呈现的线索。

如果你打算接受长期治疗,那就跟你最喜欢的心理医生预约四到六期的治疗,之后你们双方都可以看看成效。下次接受这位心理医生的治疗时,想一想你还需要了解对方的哪些方面,包括对方的办公室习惯,比如如果你临时取消预约会如何,或者费用多久涨一次等。这些信息能让你更清楚你们会如何配合。

一旦决定,就不要再改变。要在生活的起落中相信自己的选择,除非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比如你的心理医生提出跟你发生亲密关系或者建立友谊(这绝对是缺乏职业道德而且不正确的),或者其他让你们之间的界限出现问题的事情(比如在办公室之外的其他地方见面)。不要尝试同时接受两位心理医生的治疗,除非是其中一位将你转诊给另一位。至于说夫妻咨询,最好不要两人接受同一位心理医生的治疗。如果事情的发展不似你所预期的,在治疗结束前就一些细节和你的心理医生谈谈原因。

任务等级:B级和C级。你们可以互相说出自己心理医生的名字,并在选择心理医生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但是要清楚这最终属于私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