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你社交失败的时刻

解析你社交失败的时刻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需要回看那些失败的时刻,看有哪些行为是可以改进的。你不必修正那些做得很好的部分,只要集中精神修正那些不太好的部分就可以了——还有那些通过仔细观察能做得更好的部分。

想一想最近几次在社交场合中与他人谈话时,你觉得自己表现笨拙、语无伦次,或者被嫌弃的时刻。

描述其中1~2个时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浏览一遍下面列出来的情景,看有哪些是发生过的。

那个人看上去不太想和你说话。这是让人非常恐惧的事情,不是吗?别人会对你评头论足,你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是造成羞怯时刻的本源。

第一,你确定别人真的是在谈论你吗?

第二,吸引力不是时刻都存在的。它更常发生在两个相熟的人之间,因为你属于某一小部分人,与聚会中的大部分人都不相熟,尤其是在社交聚会中,可能几乎没有与你合拍的人。

第三,即使一个人不想跟你聊天,那又怎么样?你能取悦所有人吗?或者这会不会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你不再那么在乎这些?

第四,也许这的确重要,因为这种情况似乎经常发生,并且不止一个人对你这样。这似乎一定是你的错。但是,请不要妄下这种结论。研究表明,受羞怯困扰的人认为别人不喜欢他们的情况比实际情况多得多。

我们来假设你做错事的某个时刻。首先,你可以得到反馈和指导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心理学方面有很多书都是关于社交技能和羞怯的,在你所在地区还可能有心理医生可以提供小组治疗,帮你解决所需的社交技巧问题;有的是一些课程,甚至是有关羞怯的临床治疗(详情请参阅参考文献,见第385页)。

如果你已经尝试过学习这种技能但没有成功,也许你可以想想,这是不是某种类型的依恋问题(见第119页)。两种不安全型依恋的高度敏感者都会把他人拒之门外——一种带着“极度需要”的微妙信息,另一种则带着“谁在乎”的微妙信息。无论是哪一种,接受单独的心理治疗都是最有效的。它可以帮助你与信赖的人建立一种安全关系——这个人在你学习信赖的过程中不会介意你的过度索取和冷淡,而且在你与他人建立关系时,他还能给你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跟你在上一章接触到的内在小孩说好,不管是好是坏,都请他不要在你初次结识某人时出现。对于不够了解你的人来说,内在小孩的需要太多了,而对方并不知道,这不是你的全部。

那个人当时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你从没想过这种可能,是吗?如果是他本身不想跟任何人说话,那就不是你的问题,不是吗?

想一想你自己有多少次没有心情与人交谈。有的人会常常陷入这种情绪中,并且在与他人交谈时表露出这种情绪,你有过这种情绪但未曾表露出来,是因为你不想伤害到别人。或者他们以为自己并未表现出“我不想说话”的情绪,因为他们不像你这么敏感,所以注意不到自己也正表现出那种在别人身上出现过的情绪。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会有轻微差异,可能在对方很忙或很累的时候出现,或者在一段很多人都在接近他,并且有所求(比如作者在新书签售会上)的时期出现。不要把别人“我想一个人待着”的情绪归因到自己身上。

真正不想说话的人其实是你自己。尝试做你确实不想做的事情就像逆水行舟——当然会“失败”。你的任务不在于社交,而在于内心——理清自身内在的冲突,让你想的和你做的同步。

你只是想不到要说什么。这不是什么大事,很容易就能做好——下次与人交谈前做好准备工作。下一个任务会说到这个——闲谈。

你一直在说话,不停地说,最后会觉得尴尬、羞愧、不合时宜。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第一,可能有人在“采访式”聊天,因为他不想说话,所以你让别人来掌控局面。既然你知道了自己的状态,这样做是可以的。

或者对方对你非常感兴趣。虽然你并不习惯,但也没什么。

或者你是在和一位非高度敏感者聊天,而他只是被你的世界观惊住或者不知所措。这时你意识到从非高度敏感者的角度来说,你说的话太不靠谱了。不过这也没关系,罕见才说明珍贵。

也有可能和你聊天的也是一位高度敏感者。我们往往能让彼此不知所措,并且在事后才意识到。我们习惯了非高度敏感者在场,却忘了高度敏感者也会在,并且他们会以我们并不期望的敏感方式回应别人的话。

你也许会在这次交谈中进入一种“过度的情绪反应”,或者称之为“情结”。情结就是你对某个话题有着很高的情绪能量、强烈的情感或者白热化的观点。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情结,第八章我们会谈到很多关于情结的内容。情结是很个人的东西,但是其存在的背后又隐藏着“原型”(即一种普遍存在的本能),这种“原型”给情结提供强大的能量。当你们之间的对话能量渐趋加强时(这从声音中尤其能感觉出来),你知道自己陷入了某种情结中,或者对方陷入了某种情结中,所以如果你或者对方或者你们双方的情结被触发了,你们两人都会聊到停不下来。你感到自己有一点失控,就像下坡的时候速度太快而难以控制。比如你们聊离婚的话题,因为你可能正在离婚;你们聊童年不幸的话题——如果你也有不幸的童年的话;或者关于性别的话题。之后你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现自己说得太多了,超出了自己想说的内容,担心对方会不会有了正当的理由来评判你。

有些情结并不是那么个人化,反而更具集体性质,更适合用来聊天,只是聊天内容会因为观点尖锐而带了些危险气息。宗教和政治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最近则有虐待儿童以及压抑记忆的话题。不过这种对话也有男女差异。流产、灾害、谁最近做了手术或者生了孩子也会与情结背后的原型有所碰撞。如果在聊天过程中,双方就某事有一致意见或者相同的经历,那聊天会更让人愉悦,不过之后双方都会觉得有些不对劲。

承认你在对话过程中有些异样情绪,并对自己说:“从这些异样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我还完全不能处理这种情绪。”这种承认有时可以让对方安心,并且你们的关系也会比这件事发生之前更深。对话中的情结甚至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但有些朋友还是离开更好。

当你陷入一种情结中,想要从中抽离出来并优雅地掌控它时,你需要做一些练习。如果你人生中有过精神创伤,那最好小心避免陷入到自己的人生故事中。其实,研究者发现,辨别不安全型依恋者的一种方式是,带着同理心与对方谈论童年时光。这时,“安全型依恋者”往往会直接告诉你,“回避型依恋者”会说不记得,“焦虑-矛盾型”的高度敏感者则会滔滔不绝。我认为,如果只让亲密朋友知道你个人的故事的话,这会让你感觉好些。

对方滔滔不绝,你觉得有些厌烦。女士和内向型人尤其会发现这点。我们认为,如果礼貌倾听别人说话并提出问题,对方很快也会问我们问题,并回以同样礼貌地倾听。但有些人则有不同的方式。对他们来说,打断别人的话很正常,并且觉得从你的话中切入会显得他们非常友好和自信。对付这种人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更强势。他们会喜欢你这样,起码不会介意。而你可能也会被自己惊到,然后觉得这种感觉还不错。不管怎样,要求时间平等是你的权利。

对方跟你聊了一会就借故走开了。一个人退出聊天的原因有很多,而你通常都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面对这种场景你要做的就是,假设一个让你高兴的理由,然后不再深究。

更好的方法是,你先一步离开。我是认真的。我们高度敏感者在聚会上总是很愿意一场谈话无止境地继续下去;或者在一场对话自然而然走向结束的时候,我们总是不知道该如何优雅地离开。

你可以提前想好解放你们彼此的托辞。比如,“吉,跟你聊天真的很享受,但是我想去吃点东西了”。这会让人觉得你很自信。

对方很粗鲁,而且好辩,伤害到了你。这是别人的错,与你无关。如果你对这种态度或行为极其敏感,那也不是性格缺陷或者失败。这就是本来的你。有着良好教养的人不会在谈话中说出伤害别人的话,更不会故意为之。他们尊重每个人在性格、观点、脾气上的差异,并且会在谈话中给别人表达的空间。你可能做的与别人不同的事情是,确保对方知道你此刻受到了伤害,而你不喜欢被这样对待。

任务等级:A级、B级和C级。大家可以分别讨论自己社交失败的时刻,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小结:你在这个任务中有所收获吗?如果有,就再反思一下,让自己更好理解这些内容,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