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法——建立一个结构合理、有时间限制的无领导讨论小组

解决方法——建立一个结构合理、有时间限制的无领导讨论小组

集体心理治疗以及各类有专业人士领导的心理治疗团体是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的,因为专业的心理医生能对加入的成员做筛选,也能将大家的精力集中在最有意义的主题上。其实,专业的治疗小组往往更专注于组内成员间当下发生的事情。这种“此时此刻的事”总是更有趣、更惊人,也有更多的教训可以吸取。发生在组内的事情因为有了大家的目睹,因而总是有足够多的讨论空间。与之相反的是,花半个小时讲述自己在公司或者家里的事情,大家总是很难确切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种团体的一种变相形式是“过程导向小组”,专注于个人发展。这种形式一般只出现在一些公司的培训组,或者大学里的一些集体课程的实验室部分。如果引导正确,这种小组对高度敏感者是非常有益的, 因为它们更加关注组内细微的事情以及团体成员自身的感受,并让成员从中获益。这些小组还会让你说出自己的失望之处,跟其他成员出现的冲突,以及你的愤怒,这是很多小组都会礼貌性忽视的事情。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对发生的事情不置一词,然后一脸嫌弃地走开。而接受了过程导向的培训,你就能学着帮助自己的小组避免出现这种状况。

然而,大部分高度敏感者并不想,或者不需要接受集体心理治疗或者加入过程导向小组。大家只是想认识其他的高度敏感者。那么我要怎么给你们提供一些专业的帮助呢?幸运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我参与了过程导向小组实验,该实验就是为了看这种小组是否可以在没有领导者的情况下工作的。结果证明,只要结构合理,这是可以的。结构合理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筛选成员。因为这种小组能确保每个人都能有等量的时间来倾诉自己的问题,不过偶有一两名成员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需求置于其他成员的之上。这一形式因为进展迅速从而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如果大家对一个话题没兴趣,那就会迅速转入下一个话题。另外,结构合理还囊括了对“此时此刻的事”的关注,不过通常是那些最有趣的部分。

我在这里提供的小组实验的结构都是非常合理的。不过也有缺点——你可能更愿意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但你感兴趣的点别人不一定感兴趣。所以,少花点时间讨论和决定小组应该做什么,而给每个人相同的时间说说自己感兴趣的事,让小组话题涵盖每个人感兴趣的点。至于成员筛选问题,只要大家恪守小组安排,不会有人有异议。如果有人不尊重小组安排,那就有客观、合理的理由要求他离开——这与性格无关,只是维持大家在一开始时一致同意的结构。

小组只能开展六期讨论,每期两个小时。这样每个人都会很投入,也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而且六期讨论后,如果觉得不好可以从容地离开——比如组内恰好有位“问题”成员。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结束六期讨论后,讨论组还是可以继续存在——如大家之间已经有了信赖,而且也喜欢他人的陪伴。讨论组还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活动建立自己的小组结构,或者建立更自由的形式,两者皆有也可。每章的任务后面都有小字,写明了这一任务适合小组完成还是两人一组完成,还有所需的信赖等级(A级、B级和C级)。

小组为无领导形式,但是每次讨论都要选出一个协调者和一个计时者。他们会为当次讨论提前过一遍小组的结构安排,确保自己理解了规则,并以温和的手段保证小组活动不出格。不过小组也有权决定何时请专业人员来担任协调者。

这是讨论组而非互助组,原因有三点。第一,由于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喜欢听我的课程,而我的课程都是以话题为中心的,所以我想你们也可能会喜欢以话题为中心的讨论组,而不是一个无人领导的小组。第二,每个人对互助组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就有可能把自己的理解带到小组内,从而引发冲突。第三,我自己对互助组的理解,是帮助大家解决所有人都有的大问题,而我从未觉得高度敏感是个问题。

如果你想脱离我提供的结构形式组织一个讨论组,这没问题。如果你事先了解其他成员,并且大家有共同的兴趣(比如你们所有的高度敏感者都是护士,并且抚养着性格敏感的孩子),而你们中的有些人还接受过领导小组的训练,那么自行组织的讨论组可能会更有效。你仍然可以利用这本书中的任务,因为每次的讨论或者提出的话题都由一个任务开始的话,可能会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