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药

山 药

山药生长速度快,开始爬秧时要及时搭架,碧绿的叶子很有欣赏价值。绿色的藤蔓可使室内充满生机,同时赋予被藤叶缠绕的栅栏以生命的色彩。冬季用山药煲粥,可治素有胃疾者。

喜温暖向阳,怕霜冻。山药为深根性植物,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且土壤酸碱度以中性为好。

【别名】 薯蓣、怀山药、淮山药。

【药用部位】 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称“毛山药片”;或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称为“山药片”;也可将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称“光山药”。

【种植技术】 繁殖一般采用芦头繁殖法和零余子(叶腋间生出的株芽)繁殖。

1.栽植 家庭种植时多采用芦头繁殖,育苗时,先在盆中填放2/3或4/5配好的营养土,按实,再挑选带健壮芽条的山药,截为10 cm左右的段,放入盆中,用土盖平芽条,浇透水。

2.肥水管理 山药需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在开花期进行1次追肥,保证块茎养分充足。山药喜晴朗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温度,生长期注意适时浇水、排水。

3.修剪 同一盆中栽培2~3株时,初期不打尖,只分别将茎条引导上立柱,待茎条相互爬满横杆时打尖,使茎叶慢慢布满架体。管理时,可随时将分出的茎条一部分缠绕在横杆上,另一部分任其下垂,似吊兰一样,任其自由生长。

【性味功效】

性味:甘,平。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食疗药膳】

1.白鸽山药汤

食材:白鸽1只,山药、玉竹各50 g。

制法:白鸽去毛及内脏,与两味中药共炖,熟后调味,食肉饮汤。

功效:滋阴补肾,清热祛湿。治消渴、多饮、气短、乏力之症。

2.山药黄瓜粥

食材:怀山药60 g,黄瓜150 g,糯米50 g。

制法:先将怀山药加工成细粉;黄瓜洗净,榨汁;糯米加水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山药粉、黄瓜汁,搅拌煮沸后即可食用。

功效:滋润皮肤,适宜于美容健身。

【注意事项】 ① 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禁服。② 感冒、大便燥结者及肠胃积滞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