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荷
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子具有清凉的香味,有药用和食用双重功效,主要食用部位为茎和叶,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炎炎夏日,在窗户边或房间里种上薄荷,不但有驱蚊效果,还有防暑降温的作用。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根茎在5~6℃可萌发出新苗,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根茎有较强的耐寒力,土壤保持一定湿度下,冬季在—20℃的地区仍可越冬。喜阳光,不宜在荫蔽处栽培,薄荷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湿润的夹沙土或油沙土较好。土壤pH 5.5~6.5为宜,微碱性的土壤也能栽培。
【别名】 苏薄荷、南薄荷。
【药用部位】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种植技术】 用种子、扦插、分枝和根茎繁殖。一般采用根茎繁殖法。
1.栽植 在秋季收获后,使根茎留在土里,栽种前挖出,选节间短、色白、粗壮、无病虫害的根茎,切成6~10 cm长的小段作为繁殖材料,栽种期自11月至次年3月初均可,因地而异。盆栽基质可用园土、腐叶土、砻糠灰或粗砂等材料配制。
2.肥水管理 薄荷喜湿润的土壤环境,较耐湿。生长期间应充足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忌湿涝,盆土过湿会导致植株徒长、叶片变薄,并出现下部叶片脱落的现象,且容易遭病虫害侵染。因薄荷生长较快,应每年春季进行1次翻盆。
3.光照 薄荷喜充足的阳光,阳光有利于薄荷香气的形成。如果将薄荷养在室内,应每隔3日移至阳光充足处放置1~2日,再移回室内。
4.温度 薄荷喜温暖气候,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同时也十分耐寒,即使冬季气温降低至2℃左右,植株开始枯萎,并进入休眠,第二年也能重新从根状茎上萌发新枝生长。
5.修剪 每年春天结合翻盆进行一次修剪,以促使枝叶生长。若植株长势不佳,需进行更新修剪,使植株恢复健壮生长。夏季因茎干过高而影响观赏时,可摘心以抑制高度。
【性味功效】
性味:辛,凉。
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口疮,风疹,麻疹,头痛,目赤,喉痹,胸胁胀闷。
【食疗药膳】
1.薄荷粥
食材:鲜薄荷30 g或干品15 g,粳米150 g。
制法:薄荷加清水1 000 ml,用中火煮成约500 ml,冷却后捞出薄荷,留汁。用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薄荷汤及少许冰糖,煮沸即可。
功效:清心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2.薄荷炒猪肝
食材:鲜薄荷叶30 g,猪肝250 g,黄花菜25 g,料酒、淀粉、白糖、姜、葱、盐、鸡精、素油各适量。
制法: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猪肝洗净,切片,用淀粉、盐、酱油、白糖抓匀。姜切片,葱切段,黄花菜洗净,顺切成两半。炒锅置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入适量姜、葱爆香,再入猪肝,炒变色,加入薄荷、黄花菜、盐、鸡精,炒熟即成。
功效:疏风,利水,解毒。适用于头痛、目赤、水肿、虫积食滞、便秘等症。
3.薄荷豆腐
食材:鲜薄荷叶50 g,豆腐2块,鲜葱3条。
制法:上料加2碗水煎,待煎至水减半时即趁热食用。
功效:可治伤风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病症。
【注意事项】 ① 产后哺乳期忌进食薄荷,防止出现“退奶”现象。② 薄荷是芳香类药,煎煮时间不宜过久,否则气味挥发,药效降低。③ 病后初愈、体虚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