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 豆

扁 豆

豆科植物扁豆种子,药材名为白扁豆。扁豆为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花期7~9月,果期10~11月。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平滑,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寒霜,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30℃,低于15℃时发芽缓慢。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别名】 鹊豆、扁豆子、茶豆。

【药用部位】 豆科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

【种植技术】 用种子繁殖。苗期需潮湿,应注意浇水。花期要求干旱,空气和土壤湿度大容易落花。

1.栽植 以砂壤土、富含腐殖土的耕地和园土为佳,除净石块等杂物。春播,由于种子顶土能力弱,故播种前应先浇水,待可种时立即下种,穴播,每穴放种子2~3粒,覆土0.6~1 cm,稍按压,在温、湿度正常的情况下,播种后15日左右陆续出苗。出苗后应立即间苗,每穴留2株。

2.肥水管理 施足底肥,及时施追肥。同时要注意防积水,以防止和减少落花及病害的发生概率。

3.合理密植,搭好棚架 当株高30 cm以上时培土、搭架。支架要牢固,要有一定的高度,注意透光性。当株高达1 m时打尖,以促进分枝。

【性味功效】

性味:甘,微温。

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食疗药膳】

1.白扁豆芡实粥

食材:白扁豆20 g,芡实20 g,粳米50 g。

制法:先将芡实煮熟,去壳,取仁捣碎,将白扁豆用温水浸泡12小时,淘净备用,再取粳米与处理后的芡实、白扁豆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熬煮至米烂汤稠即得。

功效:益气补中,化湿运脾,有调理脾胃、扶正祛邪之效。用于日常保健尤宜。

2.白扁豆瘦肉汤

食材:白扁豆30 g,猪肉(瘦)320 g,山药(干)12 g。

制法:将白扁豆和猪瘦肉原块用水洗净放入煲内,再放山药,加水3碗,煲2小时,至白扁豆烂即可食用。

功效:清暑健胃,祛湿热疮毒,麻痘毒。对霍乱、呕吐、痢疾或急性肠炎、腹痛、痧症均有疗效。

【注意事项】 ① 白扁豆不能生吃或未熟透食用,且一次不宜吃过多。② 腹胀、腹痛、面色发青、手脚冰凉者不宜吃白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