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连
黄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向上多分枝,形如鸡爪,节多而密,生有极多须根,味极苦。花期3~4月,果期5~7月。黄连是我国常用名贵药材,其味极苦,有俗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喜冷凉、湿润、荫蔽,忌高温、干旱、强光照射,喜弱光,故需遮阴。根浅,分布于5~10 cm的土层,适宜在表土疏松肥沃、土层深厚且含丰富腐殖质的土壤上种植。
【别名】 味连、川连、鸡爪连。
【药用部位】 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种植技术】 用种子繁殖,需选种、育苗、移栽等过程。一般育苗2年后移栽,春、夏、秋季均可移栽。黄连为阴性植物,喜弱光和散射光,怕强光照射,幼苗期遇强光易灼伤致死。
1.栽植 选择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力强、通透性能良好的土壤种植,小苗须在阴天或晴天栽种,栽植时用手示指压住根茎,将其插入土中,然后示指稍加旋转即可抽出,随即推土掩盖指孔。
2.肥水管理 黄连栽植后,立即施少量有机肥。黄连是湿生植物,喜湿润,不耐干旱。在幼苗期和移栽期若表层土壤干旱即影响生长,降低成活率。故生长期间要勤浇水,但土壤湿度太大或积水时易染病,影响根系正常生长,导致根茎变黑甚至死亡。
3.修剪 移栽后1~2年易生杂草,结合追肥去除杂草。
【性味功效】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疏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食疗药膳】
1.黄连米汤
食材:黄连5 g,大米60 g。
制法:黄连去杂,洗净,先晒干(或烘干),然后研成细末;大米洗净,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倒进锅里,再倒入适量清水,煮成稠米汤,然后倒入黄连末,搅拌均匀后再煮一会即可。
功效:黄连米汤能健脾开胃、清热泻火,热感冒患者在感冒期间可以服用。
2.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食材:黄连12 g,黄芩3 g,阿胶9 g,白芍3 g,鸡子黄2枚。
制法:先煮黄连、黄芩、白芍,加水8杯,浓煎至3杯,去渣后,加阿胶烊化,再加入鸡子黄,搅拌均匀。热滚,分3次服。
功效:清热育阴。适用于热邪入营、耗伤营阴心液、发热不已、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而干、脉细数。
【注意事项】 ①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② 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③ 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