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 苏

紫 苏

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 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做汤,茎叶可腌渍。中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

喜温暖、湿润气候,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旺盛。以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栽培为宜。

【别名】 苏叶、紫苏叶、苏梗、赤苏。

【药用部位】 紫苏叶: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紫苏子: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紫苏梗: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

【种植技术】 紫苏喜温暖,既可直播,也可育苗后移栽,家庭种植可采用直播方法。

1.栽植 选择20 cm左右的塑料盆,盆土用8份熟菜园土、1份腐熟有机肥、1份复合肥混合配制装盆。每盆播1穴,3粒种子,播后覆土,浇足出苗水,出苗后如土壤板结,应松土一次,经30~40日定苗,每盆留1株健壮苗。

2.肥水管理 夏季是紫苏生长旺盛期,故在生长旺期要有充足的水分,并追速效肥2~3次。播种或移栽后,要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积水。

3.修剪 采收嫩叶食用的,只要叶片长到一定大小随时可采摘,并随时摘除已进行花芽分化的顶端,使之不开花,维持茎叶旺盛生长,如作观赏的,应适当摘除部分茎叶,以减少茎叶消耗营养。

【性味功效】

性味:辛,温。

功效: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紫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食疗药膳】

1.紫苏粳米粥

食材:紫苏叶15 g,粳米100 g,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紫苏叶洗净后切成段;再把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旺火上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熟。最后撒入紫苏叶稍煮片刻,加入红糖搅匀,即成紫苏粳米粥。

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用于外感风寒。

2.紫苏生姜红枣汤

食材:紫苏叶10 g,生姜3块,红枣15 g。

制法:将红枣洗净去掉枣核,把生姜切片,紫苏叶切段,三者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中大火煎煮30分钟,再将紫苏叶和姜片捞出,改小火煎1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气。

【注意事项】 ① 温病及气弱、阴虚患者慎服。② 紫苏叶忌与鲤鱼一同食用,易长毒疮。③ 高热、虚火旺盛、血热妄行的患者禁食紫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