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 盆 草

垂 盆 草

垂盆草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不育枝匍匐而节上生根,结实枝直立,长10~25 cm。聚伞花序,有3~5分枝,花淡黄色无梗。生于海拔1 600 m以下山坡阳处、石隙、沟边及路旁湿润处。花期5~6月,果期7~8月。

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对光线要求不严,一船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别名】 三叶佛甲草、地蜈蚣草。

【药用部位】 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

【种植技术】 可采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无性繁殖,即采用枝条扦插法、分株繁殖法或压条繁殖法,极易成活。通常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分株宜在早春进行,扦插随时皆可。

1.栽植 扦插法:在春季或秋季从成年植株上采集垂盆草匍匐茎,将匍匐茎剪切成3~5 cm的小段,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扦插床内,扦插后喷灌水,水要浇足,且保持在20~25℃内,10~15日即能生根。待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开始移植。家庭种植可放置在凉棚下,缓苗3~5日,然后移到向阳处进行莳养。

2.肥水管理 垂盆草生长速度快,需水量比较大,在具有一定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生长过程中每半月少量施用一次复合化肥,施肥后要立即浇灌清水,以防肥料烧伤茎叶或根系。

3.光照 忌强光照的环境,遇强光表现出叶片发黄的现象。

【性味功效】

性味:甘、淡、微酸、凉。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止血养血。主治湿热黄疸,淋证,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

【药膳食疗】

1.垂盆草茶

食材:垂盆草60 g。

制法:清洗干净后再用凉开水清洗数次,然后将垂盆草捣烂取汁,加入适量凉开水服用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尿。

2.红枣垂盆草茶

食材:50 g去核红枣,500 g新鲜垂盆草。

制法:分别清洗干净后添加1 000 ml水,当煎至剩下一半水的时候取出垂盆草,放入适量白糖,搅拌均匀。每日可服用多次,红枣可食用,汤汁可代茶饮。

功效:对低热烦躁、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