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 子

栀 子

栀子为常绿灌木,高达2 m左右。花期6~9月,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花气味甜香浓郁,且对二氧化硫等抗性强,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22~28℃,喜柔和充足光照,忌水久湿,高温时适当遮阴。冬季应放在0℃以上,最高温度不超过15℃的环境下休眠。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通透性强、pH为5~6的酸性土壤中,是典型的酸性花卉植物。

【别名】 黄栀子、山黄栀、玉荷花。

【药用部位】 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

【种植技术】 以扦插繁殖为主,亦可压条、分株或播种繁殖。家庭种植常用嫩枝扦插繁殖,方法简单,并具有很高的成活率。栽培土的酸碱度、环境的温湿度、柔和充足的光照度,都是种好栀子的关键要素。

1.栽植 花盆底孔要开大,垫一层砖瓦块粒作排水层,确保盆底不积水。盆土宜为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可选用市售花木栽培土。选取10~20 cm的嫩枝作插穗,顶部留3~4片叶,以下叶子去掉,可盆插,也可在夏季水插,自然生根成活后再上盆养护。适时换盆,当盆达到28 cm左右时,一般不再换盆而只换盆土,于春季3月换土较好。为防止盆土碱化,每年最好翻盆换土一次。

2.肥水管理 栀子喜肥,需薄肥勤施。生长期追肥使用酸性有机肥液,在开花前每15日追施一次稀薄腐熟液肥。花期停止追肥,注意适时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注意不可偏干偏湿,时常喷水保持周围环境湿润。高温期,注意遮阴。

3.光照 栀子喜光,虽长期在半阴处也能生长,但花枝较长,花朵较少。除7~8月中午强光需遮阴和冬季休眠期外,一般都需放阳光下养护,才能花繁叶茂。入冬后用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将花盆包裹好,保护好根系,放在背风向阳处越冬。

4.修剪 花前对过密(弱)枝条进行修剪,花后则对过长的枝条进行重剪。可每隔3~5年进行一次修剪(修剪下的枝条可扦插或水插)。切记栀子春季不可短截枝顶,否则当年不会开花。

【性味功效】

性味:苦,寒。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症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食疗药膳】

栀子花银耳莲子汤

食材:栀子花3朵,银耳、莲子、枸杞、冰糖和盐适量。

制法:先将银耳泡发,栀子花去除花蕊洗净后用盐水浸泡。再将银耳加水煮开,加莲子,转小火,煲30分钟左右。加冰糖煮至糖化,汤汁浓稠。再加入枸杞,撒入切成细丝的栀子花。再煮约2分钟即可。

功效:滋养补虚、润肺止咳、补脾开胃、安眠健胃。

【注意事项】 栀子花苦寒伤胃,脾虚泄泻、肾阳不足者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