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花

菊 花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广泛栽植的著名观赏植物。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产的白菊花名杭菊,又名杭白菊,是白菊中的佼佼者。白菊花,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更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把菊花列为上品。现代研究表明,白菊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以及调整血脂等功效。

喜温暖湿润气候,阳光充足,喜肥,忌遮阴。耐寒,稍耐旱,怕水涝,最适生长温度为20℃左右。菊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地热高燥、背风向阳、疏松肥沃、含丰富的腐殖质、排水良好、pH 6~8的砂质壤土栽植为宜。黏重土、低洼积水地不宜栽种。

【别名】 甘菊花、杭菊、杭白菊、白茶菊。

【药用部位】 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种植技术】 家庭种植白菊花宜选用扦插繁殖法,选用肥厚松软的土质进行扦插。需掌握施肥、浇水、修剪、防病虫害等项。

1.栽植 扦插繁殖:截取无病虫害、健壮的新枝作为扦插条,插条长10~13 cm,适温15~18℃,土壤不宜过干或过湿。扦插时,先将插条下端5~7 cm内的叶子全部摘去,仅保留上部叶子,再将插条插入土中5~7 cm深。顶端露出土面3 cm左右,浇透水,覆盖一层稻草,约20日生根。生长期间注意除草,结合培土。苗高30~40 cm进行打顶。

2.肥水管理 菊花喜肥,但应控制施氮肥,以免徒长而遭病虫害。一般在幼苗成活后施尿素,开始分枝时施有机肥及腐熟饼肥。生长前期宜少浇水,孕蕾期多浇。雨季要排除积水,以防烂根。盆栽菊花浇水要适时适量,即使是生长旺盛期,每日的浇水量也只需保持到白天中午蒸发所需的水量,即每日早、晚给叶片喷一次叶面水。

3.修剪 及时摘心可促发侧枝,有效地压低株高。摘心时间和次数,因不同选形艺术而异,一般留4~7朵,菊苗定植后留4~5片叶摘心,等其侧枝长出4~5片叶时,每个侧枝再留2~3片叶进行第二次摘心。壮苗期可抹去多余的腋芽,否则消耗大量养分,且易发出许多小侧枝,使植株显得杂乱无章。孕蕾期,在顶蕾下的小枝上有时出现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外,也应及早去旁蕾,促进顶蕾肥大。

【性味功效】

性味:甘、苦,微寒。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

【食疗药膳】

1.山楂菊花茶

食材:山楂片12~24 g,金银花、白菊花各10 g。

制法:将金银花、白菊花、山楂片放一起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解暑抑燥。可解暑降温,解口渴,治疗冠心病、胸闷、动脉硬化、高血脂等。适用于肥胖症、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者。

2.菊花枸杞茶

食材:白菊3朵,枸杞子7粒。

制法:将菊花和枸杞子用沸水冲泡,待茶汤颜色变深即可饮用。

功效:滋阴补肾,养肝明目。

3.玫瑰菊花饮

食材:玫瑰花5朵,白菊12朵。

制法:用300 ml开水反复冲饮。

功效:调和肝脾,理气和胃。对心脑血管、高血压、心脏病及妇科有显著疗效。

【注意事项】 ① 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② 凡阳虚或头痛而恶寒者均忌用。